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极品大玩家 > 第九百二十三章 这生意不错

第九百二十三章 这生意不错(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是华夏人从来就是有骨气,人定胜天么!继续往里面种,老百姓不喝水也要给杨树喝,可是即使如此,也有大量的杨树死亡。

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逐步缩减杨树的种植比例,但是这个事情任重而道远------平原地区多少人靠着卖杨树苗赚钱呢?你突然不种杨树了这些人怎么办?

所以现在采用的办法是混合种植,但是也加大了一些抗旱耐盐碱的作物,比如泓森槐之类,减少杨树等耗水植物的种植。

但是其实泓森槐还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还是耐旱低矮灌木,比如沙棘,沙冬青、红皮沙拐枣之类的,但是这些植物经济太低,国家在种植防护林的时候也要考虑经济效益,所以这些灌木那肯定不是好的选择了。

萧鹏想的也是很简单:你们不愿意选?我来帮你选!全种上再说,先把水土流失的情况控制住在想着经济效益再说!

杨猛白了他一眼:“你真以为我白痴啊?还不知道三北防护林?”

当年板桥水库塌坝后,有专家跟国家写信提出,为什么有些水库没有溃堤?就是因为这些水库上游的植被保护的好。于是国家开始植树造林,有了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从79年开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七十年。

这项工程东西横跨近五千公里,担负着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内保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南保帝都等地的任务,这项工程也进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在过去三十八年来,三北地区一共造了1537万公顷的人工林!

不过这个工程也是有个问题,首先就是投入低,三十多年来工程总投入不过一百多亿人民币,还赶不上一段一百公里的高铁修建费用高。。。。。。

其次呢,这三北防护林也有不少争议,比如在一些不该造林的地方造林,例如沙漠、荒漠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拿着倭国人的钱来给华夏搞绿化,咦,这买卖好像真的很不错啊!

以内蒙古为例,自治区一半面积都是荒漠化的土地,像什么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都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内。

而沙漠、荒漠化的地区种植的应该是适合干旱气候的低矮灌木植物,但是可能受散文《白杨树》的影响,那时候是到处种杨树。

当然,这是开玩笑,选择杨树这样的外来乔木是因为它的经济效益高,成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可当作木材的来卖,经济效益比其他树种高,所以三北地区种植最多的就是杨树,最高的时候杨树占比超过一半!内蒙荒漠里杨树的种植面积也高达40%!

可是杨树尽管好活,但是它的耗水量巨大,而对于缺水的沙漠地区来说,种植杨树绝对是雪上加霜,过度的消耗地下水最终导致人工林因缺水大面积死亡。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种一棵死一棵!死一颗再种一棵!去三北地区种植落叶阔叶林?做出这个决定的人高中地理没有学好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