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854【整理资料】

854【整理资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周赫煊难得的笑起来:“早知道的话,我就该多留点钱。”

拉贝遗憾道:“可惜,二月份的时候,安全区就被迫关闭了。当时日军承诺不再屠杀平民,但我知道,他们不可能履行诺言,南京城内的暴行还将继续。虽然安全区已经关闭,但许多朋友还在维持各处难民营,而我却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南京。我不是逃避,我想尽快赶回德国,请求元首希特勒先生出面干涉。谁知,我没能等来元首的召见,等来的只是盖世太保而已。”

“不必自责,”周赫煊安慰说,“拉贝先生,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和你的朋友们,挽救了25万中国百姓的性命,你们都是中国人心中的活菩萨。”

接下来两个月,陈光甫等人终于说服罗斯福,开始跟摩根财团展开商业借款谈判。而史汀生、普利兹兄弟、胡适和张彭春等人,也顺利组建“美国不参与日本侵略委员会”,在美国各地掀起更加激烈的反日援华浪潮在此形势下,虽然几大美国财团依旧交好日本,但民间舆论却已在迅速倒向中国。

在去年淞沪会战刚结束时,有82%的美国人反对调停中日战争,70%的美国人要求撤回美国在华人员和军队,可见美国的孤立主义在民间是极为盛行的。

所谓“周赫煊的帮助”,是指他当初留给许传音的20万大洋。

拉贝和朋友们一起组建国际安全区,并被推选为安全区主席。而许传音也被邀请加入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委员会委员,两人之间互有接触和配合,这在《拉贝日记》当中有多处记载。

国际安全区要负责安排20多万人的食宿,每天耗费钱粮极多,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第一,拉贝、许传音等人私人提供;第二,慈善团体捐赠;第三,国民政府拨款;第四,日军调拨粮食。

国民政府的拨款时有时无,日军提供的粮食又总是拖拖拉拉,慈善团体和个人捐款杯水车薪,因此周赫煊留下的20万大洋就在关键时救命了。

那20万大洋本来是留给许传音,让他帮助老弱病残撤离南京的。但当时南京车马难寻,车票和船票都不好弄,许传音对此没有什么办法。

仅仅过去一年时间,由于胡适、张彭春等中国人在美国不断宣传,以及美国学界和教会的发力,再加上某些利益受损的资本家推波助澜,形势终于渐渐改变。

当许传音感觉事态不妙时,20万大洋汇票已经无法兑现了,因为战乱影响,南京城里的银行全部关门。

直到1月份,国际安全区里的难民忍饥挨饿,许多人冻死饿死,拉贝和朋友们都快被逼疯了。终于有个传教士冒险前往上海,将汇票里的钱取出,从上海运输粮食和药品发往南京安全区。

拉贝好奇地问:“周,你事先就知道日军会在南京城内搞大屠杀吗?听许传音博士的叙述,你好像早就有了准备。”

“猜的,”周赫煊苦笑道,“能够预知又如何?还不是没有用处。”

“不,很有用处,”拉贝摇头说,“你留下的那些钱,帮助难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果没有那20万大洋买粮食和药品,会死很多人,不是被日军杀死,而是活活冻死、饿死和病死。因为有你的帮助,至少让上万难民保住了性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