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354章 廷议

第354章 廷议(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知结果怎么样了?”

林晧然将一本书翻完,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眼睛涌起淡淡的忧虑。这一次廷议的结果,无疑影响甚大,甚至能会影响整个大明朝局的走向。

重开市舶司,这事无疑是有利与弊。若是将市舶司办好,绝对会演变成一件大好事,甚至能助长大明资本萌芽、直接参与到大航海时代中去。

他可以想象得到,西苑的紫光阁必然是争论不休,但却不知道会是哪一方占据上风。

事实上,确实如此。

在翻阅史料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史实,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竟然一度公开承认迁都北京的错误,并打算还都南京。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自唐宋以来,汉族的经济重心往南移,北京城又地处北疆,经济早已经衰落,京城所需要的粮食和高端消费品都要从南方供应过来。

这时代的运输成本并不低,而这条过长的供应线无疑造成成本的高昂和损耗浪费,而且还需要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疏导。

只是很可惜,朱高炽在位仅九个月便去世了,他这项决定却来不及推动。

嘉靖已经十几年不上朝,很少有这般热闹的时候。在紫光阁的大殿上,三位阁老到场,还有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官员齐聚一堂,很多官员都特别的兴奋。

林晧然却是摇头苦笑,却亦不能说定都北京是错误的决定。

若不是国都在这里,朝廷不可能如此重视北边的军防,历来的军费不断。哪怕到了如今挥霍无度的嘉靖朝,亦不敢真削掉北边的军费,只敢将军费战略转为以守为主。

如果本朝的国都在南京,还真不好说如今北边是什么情况,军费会不会被克扣得只剩下一文钱。

只能说,任何一个浩大的工程,都有着利与弊。

若是大明由靠谱的皇帝执政,那定都于南京为好;若是大明由不靠谱的皇帝执政,那还是定都于这北京城为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