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穿物语 > 190 青瓷

190 青瓷(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梅兰妮理解了,为什么华家舍近求远来到泉州做海贸,而不去福州.因为这里的海贸是"直接的,私下的".

贸易行里来了货,是从龙泉来的瓷器.

华记在龙泉买了窑,派了齐逸去那里工作,根据现代烧瓷的工艺,对那些古老的窑进行了改造,最大的改动是,设计出了符合欧洲人胃口的瓷器.成套的西方茶具,茶壶,茶杯,茶叠,细茶勺,加上奶杯,糖杯.而餐具也按西方人的习惯,设计出大中小不同尺寸的盘子,加上汤碗,甜点杯.成套的设计.这次来的是青瓷,如青玉一般温润,颜色艳丽.

郝掌柜说,"这叫翠青,七少说过,法国人把这瓷叫塞拉东,他们最爱这种瓷器."

别说法国人爱了,就是梅兰妮也爱了.

泉州有许多事和人,给了梅兰妮很深的印象.

她住的蟳埔,周边有很多妇女的打扮很独特,她们头发盘在脑后,用一根粗长的骨簪横插簪牢头发,围发插戴一圈鲜花.又以茉莉和素馨围边.喜欢穿宽大的红衣,不穿裙,而穿宽脚裤,赤脚,据说,她们是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当地人管她们叫鹧鸪姨.梅兰妮最欣赏她们的是,她们没有一个缠脚.在蓝天大海之间,她们的红色身影构成了一道亮丽.

到了泉州,总要去开元寺进香.进了泉州城,城里的建筑物让她很开眼,那些象皇宫般的大院是其他城市没有见到过的.

泉州人喜欢用红色装饰房子,所以城中望去一片红色.

从泉州的房屋看来,这个地方的人生活明显比其他城市要好.

瓷器是分成一套套的装箱的,这种包装的方式也符合欧洲商人的需要.

"这不奇怪,泉州很多人家出海到南洋去做生意."秦炼说.

梅兰妮想到自家船坞里的大船,明白了它的真正用途.

泉州人不象苏州人热衷于做官,苏州人是做了官后,回乡造园子.而泉州人是下南洋,赚了钱,回来起大厝(造大屋).

这时候的泉州港已经不再有昔日的风光.虽然它仍是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但是来到泉州的贸易船很少.福建省的海关总署设在福州南台,那里成了南方的第二大港.第一大港是当时的广州.

可是,泉州的外贸活动并没有停止过,泉州人过海到台湾做贸易,下南洋.在海禁的年代里,这种贸易没断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