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穿物语 > 232 同舟

232 同舟(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炼他们方知,袁霞远就是江湖人称袁七爷的盐帮老大。

当你实力强大时,自然就有许多人和组织附过来。

考虑到盐帮的特殊性,一面他们是社会的底层,一面他们又和盐商勾结。所以,秦炼对于与他们的合作持保留态度。也就是远而敬之。

华家的企业里不缺盐,相反,他们自家的盐比外面的还要好。所以,华氏企业的用盐,他们自己就能解决。

江湖上的事情,有江湖上的渠道,流传。

秦炼派人到海宁陈家码头修整了码头和仓库。

码头的经营权还是交于陈老板。

虽然和漕帮的码头相隔不远,但是也相安无事。大家都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

因为尝到过山河会的厉害,所以看山河会的旗帜,漕帮海宁码头的人也都相让,再也不似过去那般嚣张。

秦炼也教育手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方船主听了这故事,惊了一惊。

“你是说,这砸漕帮码头的事是山河会干的?”他想起家人传来的话,说是山河会的主事爷正找他。

很快,山河会在杭州也建立了小码头,这么多年来,他们第一次在杭州建立贸易栈。海上的货经过海宁直到杭州。

杭州在当时也是一个富饶的城市。只是工商业没有苏州发达。又因为在清初那里驻扎了大量的旗人。使得那个地方的生产力大大的倒退了。原本苏杭是并称的人间天堂,如今,虽然还是并称,但是杭州只是以湖山取胜了。

又因为到底有几百年的经营,杭州还是有自己的物产和特产,比如伞,比如扇,比如杭绸,小核桃,香榧子等。华记在杭州建了贸易栈,收了杭州当地的货,往北去的在上海换海船,运去天津。往南去的,在宁波换海船,运去泉州。

争了一次码头,争出了杭州地区的商机。这是意向不到的事情。

这一次,袁霞远派了人来和秦炼联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