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乡 > 第一六二章歪嘴的和尚

第一六二章歪嘴的和尚(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彻看了一眼张汤,若有如无的点点头。

刚才两位先生自然是博学的,他们说的话也没有丝毫的谬误,只是,直到现在,皇帝与张汤依旧没有弄清楚,为何云氏经商对所有人都有利,却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

不过,皇帝之所以与众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熟练地从别人的智慧里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刘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范蠡每次从别人那里赚来无数钱财之后,他都会散尽家财,保证世间的财富依旧平衡。

儒家并不反对对“利”的追求,认为“义”和“利”并不冲突,只是对“利”的获取应该符合“义”的原则。

《论语》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认为获取“富和贵”(即利益)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利益一定要取得的有道义,如果违反道义的去获取财富,是不可以的,所以儒家认为一定是在遵守道义的情况下去取利。

还告诉皇帝,要多读《论语》,一部《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义与利的论述。

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而且,他这样做了三次之多,到了最后,他也没有带走多少钱财,而是带着西施泛舟湖上,成了一个渔翁……

申屠根口中的巨贾子贡也是如此,这个最后弹冠而死的家伙,也没有带走任何财富……

皇帝是不能疑惑的……

于是,皇帝与张汤二人很快就达成了一个简单的见解,那就是不把财富拿走,最后还给世界的商贾才是一个好商贾。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等。

最后告诉皇帝,云氏的做法非常的符合孔丘对义利结合的要求,如此人家,亦是大善之门。

申屠根洋洋洒洒的叙述了一柱香的时间,见皇帝跟张汤都已经理解了何为利,何为义,这才满意的告辞。

申屠根走了很久,张汤小声问皇帝:“陛下,申屠先生可是专治《论语》的大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