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平阳传 > 大唐平阳传 第170节

大唐平阳传 第170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下头有人凑趣道:“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将军今日的气色果然是格外的好!”

立时便有人反驳:“为何还叫大将军, 如今该叫太尉才是!”——李渊率军入关之后, 前来投靠的好汉名士都越来越多,前几日大伙儿便推戴他做了太尉, 又增设了不少属官, 也好封赏安置这些人。

李渊倒是不介意这些名头, 笑着举杯道:“无妨无妨, 大将军也好,太尉也罢,都是一样,今日大家只要喝得痛快就好!”

裴寂忙起身端起了酒杯,含笑扬声道:“多谢太尉赐酒!今日前线告捷,河东之军已不足为虑;群英毕至,关中人心已尽归太尉;更兼今日太尉亲友重逢,骨肉团聚,这样的喜气和福气,大伙儿自然要多沾一些,越多越好!”

众人自是跟着齐声道贺:“正是如此,恭喜太尉!”这两日先后赶到的长孙无忌、李神通、段纶等人更是轮流起身敬酒,喝了个热热闹闹。

柴绍原以为他会指责自己,却没想到他竟说出这番话来,似乎还并无讽刺之意,不由皱眉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何潘仁叹了口气:“我想说的是,你的确已经尽力了,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在乎就是不在乎,所以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想的都是这事该不该做,要不要做,你不会去想这件事会不会让她不高兴,会不会让她受委屈,因为你觉得这并不要紧,至少并不比你心里的规矩道义更要紧,不比家里的孝悌和睦更要紧。”

柴绍漠然地等着何潘仁的下文,现在他当然听得出来了,这是指责,但这样的指责轻飘得简直可笑,他不好反驳,却也根本不必去反驳,他只想听听,就这么点事,这位何大萨宝到底能说出什么花来!

何潘仁却并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看着他笑了笑:“所以,多谢你。”

多谢你们。

推杯换盏间,大伙儿又说到近日的连番战果,尤其是今日刘文静的那场转败为胜,大破桑显和,活捉屈突通,让大军再无后顾无忧。有人称赞刘文静胆大心细,善抓战机,也有人觉得是义军气运在身,如有神助。

争论间,还是裴寂笑道:“什么叫如有神助,是太尉料事如神才对!当日河东城久攻不下,太尉下令大军绕过河东,直接渡河,多少人觉得此举太过冒险?裴某也因此再三劝过太尉。太尉却断定,屈突通手下人心不齐,断然不敢轻易出城;不过待到我军剑指长安之时,他怕被问罪,多半会派兵来追。结果都被太尉料中了。肇仁(刘文静,字肇仁)这才能以逸待劳,一战而定。”

他这么一说,众人哪有不应和的道理,赞誉之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李渊哈哈大笑,摇头道:“这算什么料事如神?不过是我跟屈突通同朝为官,对他的性情多少了解几分罢了。再说要成大事,便得乘大势,控大局,不能被一城一地捆住手脚。就算肇仁这一战不利,就屈突通那些人马,但凡出了城池,咱们还会怕他不成?或擒或杀,迟早而已。”

裴寂笑道:“太尉的气度格局果然与我等不同,能跟随太尉共襄盛举,我等又是何其有幸!”

多谢你们从来不曾真的在乎她,让她今日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不再在乎你们了。

第328章 大局为重

西渡大河, 进军朝邑,远远便能瞧见长春宫的花木殿宇,李渊的大军如今就驻扎在这座地势险要、风景清幽的行宫之中。

随着夜幕降临, 宫墙外的营帐渐渐安静了下来, 远远看去, 就像一片凝固的深色波浪, 连绵起伏, 无边无际;营帐间的零星火把, 就是浪涛间的粼粼波光。而在长春宫里的殿堂上, 宴席才刚刚开始, 上百支蜡烛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满殿的酒菜香气和欢声笑语, 更是把这份明亮热烈烘托到了十二分。

自打离开晋阳,这样的场面在李渊帐下已是数月不曾有过;今日喜讯连传,欢宴重开,大伙儿自是格外兴奋,酒未三巡, 人人都已醺然欲醉。主座上的李渊也是红光满面,说笑之间,连面皮上的皱褶都仿佛被熨平了几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