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唐大猛士 > 第490章 功高难赏

第490章 功高难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陛下打算召罗成入朝之后,所授何职呢?”

“暂时还没想好,朕有意想让罗成统领骁果军,不过又觉得以他之才,如果只留在京中还是太浪费才能了。”

其实皇帝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他是想如今杨玄感叛乱已平,接下来可以准备三征高句丽了,不过两征之后,杨广对于再次御架亲征兴趣不大了。毕竟上次,他已经在辽东城下,用一场大捷宣告了自己的武功,所以三征,他打算选一员上将为帅统兵征辽。

这个人选,他有三个人选,一是李景,二是杨义臣,三就是罗成。这三位大将,李景资历最老,也很能打。杨义臣是当年反对杨家代周的尉迟迵的族人,不过当年杨义臣父亲是反对叔父尉迟迵的,最后还在与叛军交战中战死。

所以杨坚收小尉迟在宫中抚养,后来还赐姓杨,列入族谱,辈份是杨广的族弟。虽说本姓尉迟,但杨义臣毕竟打小在宫里长大,跟杨广也比较亲近,杨广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朕觉得,干脆把杨逆的楚国公爵位也给罗成。”

楚国公和齐国公都是国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另一方面来讲呢,隋朝的爵位制度,其实也是按东周列国大小实力来排序的。

比如当初杨坚给五个儿子封王,长子杨勇封太子,次子杨广封的就是晋王,然后第三子封的是秦王,第四子封的是蜀王,第五子封的是汉王。

晋和秦明显就是大国,蜀和汉则要小些。

杨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杨昭封太子,前两年死了,还剩下两个儿子,一个封齐王一个封赵王,太子的三个儿子,则分别封代王、越王、燕王。

罗成最能打,但太年轻,杨广也不完全放心把整个东征交给他,怕有人不服。

“朕想召罗艺入京,授他兵部尚书,加参加政事衔,让他拜相参政。”

萧后有些惊讶,想不到皇帝居然要召罗艺入朝为相。

齐赵明显在代赵燕之前。

当年杨素早先是封越国公,后来进位楚国公。

明显楚国公又是排在越国公之前。

周朝之时,楚国虽向来被称为蛮楚,但却是最早称王的国家,然后才是齐魏秦等国。

这么说来,齐国公改封楚国公,也确实算是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