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三百四十章 起复李三才

第三百四十章 起复李三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万历四十年,王承勋不知因何原因,莫名其妙的上了一道奏本给皇帝,请求辞官回京师,万历皇帝批准了。

文臣们借机上疏,请求裁撤漕运总兵官和参将,万历皇帝又批准了,从此以后,关键命脉的运河,完全落入了文官的掌控。

十三位主管漕运的把总,被划归了总督府管辖统领,兵权也自然落入他们的手中。

而自李三才被罢官贬职为民以后,漕运总督之职已经空闲了十余年了。

但总督府的文官体系却依然存在,一切都在照常运转。

而因为漕运总兵官和参将都是因为勋贵担任,又手握大权,于是武尊文卑的局面就开始了。

漕运总兵官一职,在大明朝是超品的存在,因为都是侯爵伯爵担任此职,因此它远远高于九品十八级。

漕运总督见了漕运总兵官,需要行上礼问候,总督想要干一些比较重要的事,必须先请示总兵官,否则就越权,要被责罚问罪的。

朱祁镇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这些改变和政策,再次的稳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文官的权力不能够在无限制的膨胀。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万历年间,李三才的上任,彻底打破了这个维持了一百多年的文武平衡。

朱由校要是不想被掐着脖子生存,漕运就不能不管,必须把自己的人派过去,夺回大权。

李三才这个人,他对东林党的贡献,以及整个官绅大族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他上位以后,先是把万历皇帝派下来的矿税太监给赶了回去,而后便将手伸到了漕运总兵官职权之上,想要夺权。

当时的总兵官,正是王守仁的孙子王承勋,祖父虽然是威名赫赫,但这个人却根本没什么本事,也毫无胆气可言,面对强势的李三才,根本不敢与之相抗。

李三才看出了王承勋的无能和懦弱,于是更加的肆无忌惮起来,王承勋被压的连头都抬不起来,从此维持了上百年之久的武尊文卑彻底翻转了过来。

因为明朝海运极不发达,甚至已经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而河运诸事文臣都可独立完成,武臣的存在就变的多余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