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356章 好生之德

五代十国往事 第356章 好生之德(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嗣源入主洛阳时,宫中仍有李存勖留下的一千多后宫美女,主管宫女的宦官从中挑选了年轻漂亮的数百人,呈献给李嗣源。

不料,李嗣源大怒,呵斥道:“我要她们干什么?”

宦官道:“宫中事务的运行,离了她们不行呀……”

李嗣源则说:“要管理宫中事务,就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你看看她们,这么年轻,怎么可能了解?”于是重新挑选了年纪大的的一批宫女,留用宫中,剩余的全部放出皇宫,送还她们的亲人,如果无家可归的,可以随她们自己的心意,愿意嫁个老实人的,朝廷负责帮她们物色接盘侠。

现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笑他肤浅、粗野。这哪儿是帝国宰相该说的话?

在安重诲的布局中,分相权也是他的苦心经营。李嗣源不识字,所有的奏章都交给安重诲,由安重诲念给他听。而安重诲的学问与李嗣源也是半斤八两,而且帮皇帝读奏章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工作。于是,安重诲就想到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某日,安重诲奏报李嗣源,说自己虽有一片赤诚忠心,但水平有限,请求皇上效法大唐先贤,设置侍讲、侍读等,即让有学问的人来做这项工作。

于是,李嗣源就设置了“端明殿学士”,并任命冯道、赵凤担任端明殿学士。亦有记载说是孔循的提议。

总之,枢密使(安重诲、孔循)提议设置端明殿学士,就等于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同时减轻的自己的责任。

以上,就是安重诲主导的李嗣源一朝前期的政治斗争,也可以看做是李嗣源在弱宣称的窘境下,由安重诲出面组局,在孔循等人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权力的重新整合、政治资源的重新分配。注意,这只是李嗣源时代的前期斗争,到了后期,安重诲失势,还有新一轮的残酷斗争。

至此,李嗣源也基本完成了称帝的重要一环——“惩恶”,简单概括,就是一个字,杀。杀必须杀的人(元行钦),杀那些该杀的人(孔谦、段凝、温韬等)、杀那些不该杀却必须杀的人(诸亲王),杀那些不想杀却不得不杀的人(豆卢革、韦说等)。

伴随着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李嗣源也实施了一系列地为人称颂的仁政,如果“惩恶”是以杀为主题,那么接下来的措施就是以“生”为主题。

二,好生之德

1,放出宫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