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175章 国姓铁军初扬威

第175章 国姓铁军初扬威(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正中还是从宁波一路跟随北上的,所以也还是更相信监国。

“如果我们放弃城池,可鞑子也未必会轻易放过我们,若是他们纵兵扫荡乡里,我们更难防守!”

朱成功天天跟着监国,还是很理解监国的战略的,“鞑子扫荡不用怕,他来我们就走,他走我们再回来,鞑子岂有我们更了解本地情况?他们还能一直在乡下扫荡不成?”

徐观海当初在刘孔昭手下,一直劝他守太平守苏州,刘孔昭不肯守他才辞职回江阴老家的,现在听到监国的这个部署,有些想不通。

“从未听过这种打法,没有了城池为依托,我们还如何打仗,岂不要成流寇?”

“其实没什么值得夸赞的,领兵前来的叫王良,这家伙原也是江阴人,后来做走私买卖,再后来干脆做了海贼,手下有些船和人马。鞑子南来,便接受招安,摇身一变授了个游击。这次带着手下前来,虽说千众,可都是乌合,我们侦知来袭,半路伏击,这些家伙都是些欺软怕硬的家伙,被我们冲杀一阵,就都溃败了。”

“据说那王良回去后,被宗贼大骂,还要治他的罪,于是便又反出府城,带着部下继续做贼去了。”

朱成功从朱以海身边来,很清楚监国的部署,现阶段是没打算坚守城池的,于是入城进衙落坐后,也传达监国旨意。

“夺取长江中的靖江、崇明据守,而弃苏松常镇府县城池?”

王正中有些不解。

朱成功却道,“徐总兵也莫看不起流寇的战术,就说本朝的李自成,他造反时不过是一个裁撤的驿卒,聚拢的都是些填不饱肚子的肌民,可十几年征战,最后也打进了北京城,几乎夺取天下,这说明什么?说明就算是流寇,可他们前期实力不足与朝廷正面硬抗的时候,通过流动起来,游走战术,还是成功的保全自己,甚至不断的壮大实力的。”

“再说,监国当初从宁波提三千兵北上,打到现在,兵马五六万众,聚小胜为大胜,虽未守一府一城,可效果不也还是很明显吗?咱们壮大了,敌人削弱了,这就足够了。”

“城池是死的,又不会跑。”

守靖江和崇明,那是因为这是江中岛,现在清军最缺水师,因此拿下此二地,派兵据守,则进可攻退可守。

“江阴满城忠义,士民皆愿守城抗虏。”

朱成功解释道,“殿下也知江阴忠义,不过杭州的博洛已至苏州,南京的多铎也已经抵镇江,正往这边合围而来。殿下旨意,避其锋芒,不跟他们打。他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打完就撤,不争一城一池,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王正中等人听到这些,都有些愣住。

觉得这听起来好像就是怕死不敢战,畏敌啊。

可话是监国说的,这位监国亲自提兵北伐,从浙东打到浙西,从海宁打到苏州,能说监国畏敌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