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596章 帝赉忠良

第596章 帝赉忠良(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仅有内阁大学士们,才拥有给皇帝密揭之权,甚至这内阁密揭,其实也是要经过全体内阁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密疏。

所以嘉靖给心腹大臣们赐银章,让他们有银印密疏,直达天听之权,还不用经过其它人,完全保密,事后也不由六科科抄存档等。

等于变相的给自己心腹,不是内阁大臣的核心权力。

不过嘉靖晚年,他掌控了朝野,也就不再赐予银印。后来鞑子雍正、康熙倒是把这套发扬光大,也不搞银印密疏了,直接密折奏事,雍正赐给密奏之权的官员多达一千余人。

不过朱以海之前一样也是搞起密奏制度,规模有过之无不及。

蟒袍玉带金银符,都只是为了让这个先前仅是巡按的年轻人,能够在广东巡抚任上,有更多威严,能够得到广东官民敬重,毕竟张煌言确实很年轻,年仅二十七岁,举人出身而已。

虽然父亲曾官至刑部员外郎,但二十七岁的巡抚,也就算是特殊的开国时期才行,否则如何服众。

朱以海特别赐紫蟒玉带金鱼符,正是给他借势。

这些无不表明天子宠臣身份,远超于一般督抚恩信。

后面三样,则更不一般。

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赐银印,之前还真没有。

朱以海把那方银印亲自交到张煌言手里。

张煌言官宦世家,自然知晓这银印密疏典故,甚至他之前巡按在外,也是获得了密奏之权的,经常与皇帝密奏陈事。

银印捧在手里,观看上面的字。

“帝赉忠良。”

赐号银章,其实源自仁宣,而被嘉靖发扬光大。嘉靖外藩入继大统,想要掌握朝堂,并不容易,他在大礼议之后,给支持自己的大臣们,赐银章。

银章上还有四个字的嘉号,比如忠诚直谅,忠良贞一,忠诚静慎等,拥有御赐银章的大臣,就拥有给皇帝银印密疏之权。

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密折制度。

嘉靖赐几个心腹大臣银印,然后与他们单线秘密通信,商议重大政事等,甩开朝堂其它人。

这在当时,可是很了不得的,毕竟臣子奏疏都得通过通政司、内阁,甚至都是公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