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642章 落马

第642章 落马(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连钱谦益、刘宗周、黄道宗、祁彪佳这些过去的东林党人,如今似乎也没什么心思去斗争铲除奸臣们。

曾经有名贪官的朱大典,据说现在有名的清廉,连去总理处议事,都是自己带茶叶去,在食堂吃饭,还主动付钱。

堵胤锡甚至也说,这次各地朝集使入京朝集,在各衙门办事的时候,也都要自己掏餐费、茶水费,倒也不多,一顿简餐四菜一汤,也就几十文钱,茶水费也就十钱。但这种还要自掏餐费茶钱的事,以前还真没经历过。

连总督巡抚们都要掏。

也不是说京里衙门供不起一顿饭一杯茶,而是尽量节俭,避免公费招待大吃大喝浪费铺张。

台湾新设三府,现在还极缺人去垦荒屯守呢,更别说朝廷养兵打仗,也极需军费,谁这个时候还撞枪口,那还跟他们客气?

堵胤锡昨天吃饭时还跟他聊起朝廷要给地方增加财政分享,地丁银,地方六朝廷四,其它好几项税收,都是中央四地方六的分成。

虽然如盐烟茶酒糖参,矿产资源、厘金、关税这几项还都全归中央,可地方上一年能增加起码两千万的税收,这几乎是崇祯年间地方留存的几倍。

不用附加不用各种加征,不用各种火耗浮收,都比原来想尽办法弄到的钱粮多了。

唐朝收盐税时,斗盐价十钱,加税百文,十倍税于盐价,而到了两宋,盐价就更不得了,一斤盐都不止百钱了,盐成了两宋国家财收里极大比例。

这事情很新鲜,不过回头细思量,却又觉得倒是开个好头。

有明一代,各种盐法,却始终收不上盐来,百姓都吃私盐,仅肥了一群盐商、贪官。

而如今从盐丁灶户,到盐商盐贩,朝廷全放开了管教,反而盐政立起来了,收益增起来了。

这不得不让王夫之感叹,同样是日月旗,怎么绍天朝却能做到这些?

甚至绍天朝的官和崇祯朝的官,其实还是那么一批人,比如阮大铖马士英杨文骢刘孔昭朱大典这些人以前都被称为贪官奸臣,怎么现在却全成了能臣治吏?

但王夫之从湖广经江西、安徽到江苏、山东,一路走来,那是确确实实的感受着这世道不一样了,东京朝廷的气氛也完全不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