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787章 五龙捧圣

第787章 五龙捧圣(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个阿什村,据说就是当年大明在此设立船厂,造船时征发的汉人工匠和女真部落劳工留下的后人。”

严树勋带黑水营重返吉林,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旧船厂的遗址痕迹,世代居住阿什哈达山下的女真人报告了线索,拿到了丰厚的赏赐。

严树勋来到此处,不仅确认了这里就是大明曾经的辽东船厂,也找到了当年建立的龙王庙,以及立下的两块石碑。

历经沧桑,岁月掩埋,两块石碑早被藤蔓杂草掩盖,若不是本地村民代代相传有两块碑刻,外人难以发现,但是阿什村民也不知道这碑上写的是什么。

直到严树勋带人重新清理出来了两块碑。

只是他们奇怪为何到这来,他们知道大明设立渤海省后,划设都护、都督府,设立卫所,仍委女真部落首领们统领,不过大明也以建立驿站、边市等为名,新建了一些驿城或者说是据点。

比如摩阔崴、海参崴、珲春、五国城,又比如海西这边,伊通、长春、吉林,再比如在松花江中游阿什河汇入处,原来金代上京旧址,女真人建立的阿勒楚喀的附近,在更靠近河口处,建立了一座新城,这座新城以此地多天鹅,女真语哈尔温,新城就取名鹅城,女真人则叫哈尔温或哈尔滨。

这座新城占据黑龙江畔,两边是阿勒楚喀和呼兰城,下游是五国城,上游是扶余城。

大明时隔百余年,再次回到海东海西地区,却并没有直接抢占那些大城、要塞,反而是宁愿重新建立城栅。

这些点正在连成线,从摩阔崴到珲春,再到宁古塔,然后直抵松花江畔五国城,也是三江平原的西边门户。

其实不能叫碑,因为是直接刻在断崖绝壁较为突出的长方形青灰色的花岗岩石上的,从北朝南,面对江流,距水面高出几米。

碑高四尺余宽两尺余,刻字三行。

另一条线路是从海参崴沿绥芬河到双城子,东宁、兴凯湖、进入乌苏里江七河交汇处的尼满。

还有一条线路,正是现在他们来到的海西,从营口直抵开原,然后经东辽河直抵伊通,再由伊通水进松花江,联结船厂。这条线上,他们建立了伊通、长春、吉林,以驿路和边市之名,设立连线。

甚至渤海设省后,原辽东地界向北向东都扩张了不少,原明朝辽东是有边墙的,边墙北面是开原,东面也并不全是以分水岭为界,是更西。但现在不仅北面把东辽河、昭苏太子河、叶赫河、清河等都纳入辽东省,且一直划到了这些河的上游分水岭为界。

在清河源头设立了西丰,在东辽河源头设立了辽源,在莲花泡河源头设立了四平,在昭苏太子河源头设立了梨树城,在东辽河上游码头邓子村,设立了怀德。

伊通河上游的长春,上游的伊通,西流松花江畔的吉林,还有哈尔滨、五国城等的建立,是大量的商货随着大明的驿卒一起来的,一起来的还有边防巡营,然后是现在又来了黑水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