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烽皇 > 第二百零六节 坚持

第二百零六节 坚持(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与此同时,从汴州到宋州的官道上也已经出现了大批携家带口出逃的士民,尤其是在汴州到陈留这一段官道上更是络绎不绝,汴州向东到曹州的官道上同样如此。

虽然江烽已经估计到了随着沙陀人入主中原,汴洛一带的百姓南下东迁的局面肯定会出现,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无闻堂在汴梁城里制造恐慌情绪的本事,水路上来不及,干脆就走陆路,只要能脱离沙陀人控制范围,不在胡人手底下受苦,那就算是幸运了。

正因为如此,但朱茂派飞骑来报曹州也出现了大批从汴州来逃难的士民后,江烽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天平军进驻曹州,并让术法材官院迅速配合天平军在控制整个曹州之后,加强曹州州治济阴以及西面冤句县县城的防务,同时也动员早已经和徐州这边有联系的曹州士绅开始接纳从西面逃亡而来的汴洛士民。

不过很显然曹州是容纳不下这么多逃亡百姓的,最好的办法还是转移到本身就因为战乱和旱灾大量人口流失的郓州和兖州。

烽皇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强烈推荐:

();大梁系将领官员与汴州的关系,以及良好的水道交通,加上有意无意的抹黑宣传,让沙陀人的形象在在汴梁城里再度变成了如同五胡乱华时的胡人一般,都使得汴梁城中最富裕的群体提早就开始了东迁,而后徐州方面又把目标放在了工匠、商人这些群体上,甚至哪怕是寻常百姓,只要愿意来徐州,徐州都一样欢迎。

多年的战乱和灾荒,使得兖郓沂三州多的是荒地,只要能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渡过灾荒期间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他们很快就可以变成江烽治下的顺民。

管城之战后,不但水道上东下的人急剧增加,甚至有一些租不起船的人开始从陆路向东逃难,这些人以寻常士民居多,而商贾士绅们则开始通过水道大逃亡。

这种情况江烽却也清楚瞒不了沙陀人,恐怕沙陀人很快就会醒悟过来,就会对中牟守军展开最后一击,而一旦中牟防线崩溃,江烽不认为汴梁还能组织得起有效的防御,到时候,也许沙陀铁骑一至,汴梁城的大门就会轰然打开了。

徐州方面能做的就是利用这短短的几天十来天时间,尽可能的组织起更多的士绅商贾和匠人市民向东撤离。

这个计划被江烽命名为汴京大撤退计划,为此无闻堂和政事厅都派出了数十人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而且汴京城中不少大梁的官员也摇身一变成为徐州的委任官员,积极主动的配合着徐州这边的动作。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计划才能取得如此效果,短短十余天内,起码有超过八万人通过三条水道撤离到徐州大总管府境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