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六百九十九章:杭州的与众不同

第六百九十九章:杭州的与众不同(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好在之前的老弟子连同新收的李贽都没有纠结也没来试探这个问题。让高翰文欣慰不少。如果这些长期跟着自己做学问的弟子还打心底信奉儒学那套整体与部分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利益观,强调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牺牲局部才能服务整体,而不是把局部与整体看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不承认局部是构成整体的前提。那高翰文只能判定这大明没救了,立刻卷起被子一家三口投奔英吉利了,最次也是去澳洲投奔自己那位漂泊在外的弟子了。

至于为什么一点没想起留在北京城的双方父母,那只能说太久不联系孝心自然有限了。

只是话不能由高翰文自己说。澄清谣言,这个事情是说不清楚的。只能让第三方来说会好很多。

这个第三方白手套自然就是赵真善领导的湖畔学社与杭州商社两个平台。

大意只有两条:

其一是,只有宣传杭日亲善才能降低日本西南诸藩国的抵抗,哀兵必胜这个道理大明适用,日本也适用。没必要把对方逼成哀兵,投降永远是一条敞开的康庄大道。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将士与开拓团的伤亡。

其二是,与新发现的石见银矿想必,日本那些累世大名、将军家积累的财富只会更多。而且这部分还不用苦哈哈地去开采。因此当这些大名将军决定投降,质子输诚后,选择最亲善日本的杭州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没道理花钱去南京城挨征日百姓的怒火。

有钱流入杭州,总归是件好事。与其他城市白银泛滥不同,杭州最近反而银价接连上涨。随着金融巷一路新挂牌各种正规不正规的公司增多。

杭州仿佛就是个消金窟,白银再多都不够用的样子。哪怕织造局联合保险结算公司已经推出了各种票证。银钱还是远远不够用。

日本这批老钱要是能进杭州,也是解决燃眉之急了。之前已经吸引了一个日本大名的庶出孙子过来考察。现在趁热打铁强化杭州的美好印象也正式时候。

正因为如此,搞得同样是东征,杭州出钱不多,宣传上还反动,搞得如此格格不入。

许国与王家安之前还委婉提醒过要与上面步调一致,这样总显得杭州有自己的利益就不好了。却被高翰文一句,杭州的利益就是大明的利益给怼回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