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219章 秦大善人

第219章 秦大善人(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红出尘赶过来,看着踊跃报名的那些附近百姓,问秦琅。

“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我秦三郎可不做亏本的买卖。”

“养鱼养猪,你这想法还真新鲜。”

“这里改造好了,不仅能给我带来许多收益,其实也能减轻每年这里的内涝水患,这块洼地这些年可是对这附近影响不小,遇暴雨大水之时,这洼地排水不畅,总是靠近附近内涝,你我的庄子可都没少受过这牵连。”

张出尘笑笑,他倒更相信秦琅是认为养鱼养猪更赚钱,至于解决内涝,可能只是顺手之劳而已。

沿洼地还要堆一条圩堤,把这片水洼围起来,以方便养鱼,要建闸门。沿岸也用淤泥堆起平整沿岸的圩堤带,他打算在上面建养殖的棚,鸡棚鸭棚猪棚等。

这个计划,其实就是生态养殖,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早在宋明时期,在江南太湖等一带水乡地区,就有许多人开始这样搞了。

利用江南水乡的特殊地形,在那些湖区等低洼地带,通过清淤挖塘造田,然后再在岸边搞养殖,这样一来,塘泥能够肥田,又有水可浇庄稼,而养鸡鸭猪的粪能够喂鱼,鱼的屎来年又可以连塘泥一起挖上来肥田,甚至还能在圩堤或零星小块的地上种桑树,用桑叶养羊养蚕,尤其是干桑叶还能在冬季喂羊。

据不少史书记载,当时江南之地人多地少,往往一个家庭十亩地都不到,所以必须得精耕细作,需要足够的肥料肥田,同时必须得发展家族养殖等副业,这样才能保证养家。

而有不少人就是搞这种生态养殖,充分的发挥当地特色,创造高效的种植生殖效率,甚至因此发家的。

“养鱼能赚钱?”

“当然能,我打算以后大量供应给长安及周边生鲜活鱼。”

关中也一样种水稻,毕竟这个时代就算江南,也多只种一季水稻,所以并没有太大影响,关键是水。

那片洼地一直被废弃,还是因为这里内涝低洼。

秦琅认为改造一番还是大有作为的,当然如果仅是改造出一些小块的高地种稻,肯定收不回本,所以得发展生态养殖,多管齐下,多块收益。

上千亩地的改造,看似大工程,但只要多请些人,不算什么,毕竟哪年百姓们不要搞些土木工程,不都是靠着一条扁担两只手给干起来的。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三郎不怕亏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