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494章 趁人之危

第494章 趁人之危(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琅听了心头沉重。

百姓们虽然活下来了,可依然在苦撑,而且撑不住了。

没有资本的小老百姓,是最没有抵抗风险能力的,遇到这种大灾大难,他们是最惨的一群人。

除了卖房卖地,那就只能是卖儿卖女甚至是卖妻了,但多数普通百姓,家里也只是破屋三两间,根本不值钱,尤其是这种灾年。

至于说地,其实他们又有多少地能卖?

饥荒一来,秦家的猪羊鸡鸭鱼等全都被官府征收上去,秦家仓里的粮也被征走了。

本来秦琅若是留着这些粮食牲畜等,养活自家人,甚至是接济附近庄户百姓们是绝没问题的,可为了全局一般棋统筹考量,最后还是把这些都交出去了。

结果就是附近庄户百姓们只能外出逃荒,秦家自己的奴隶,都得转移到山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地去。

这一番折腾,这个庄子可谓元气大伤了。

养殖场空了,鱼塘空了,田地荒了,作坊停了。

本来均田令在关中推行的就不够,多数百姓只分到极少地,而且多是口分田,不是永业田,这些口分田他们也是没资格卖的。

庄头说只回来了大部份,意思就是到现在还没回来的,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死了。或者因为在逃荒时,为了活下去,被卖掉了。

有卖儿卖女为奴的,甚至有卖妻的,也有自卖自身的,都只为了换一点点粮食生存而已。

朝廷说皇帝跟皇后动用内库的金银,为天下卖掉子女的父母赎回儿女,其实这也就是条新闻联播而已,听听就好,虽然皇帝也确实这样做了,也拿出了不少真金白银,可实际上又能救的了多少呢?

“三郎,好多人一回来,都来庄子上,都在问咱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工,也有问能不能借点钱粮的。”

另一位则说,最近不少人问要不要买地的,或者说招不招长工短工的,甚至有问要不要买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