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635章 逼宫

第635章 逼宫(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众学士、官属们,没料到秦琅居然坐在这里谈起了这个,都有些微微变色。因为这不可避免的让人想到了皇帝的玄武门之变夺位。

“陛下按祖宗之法,以宗法制度选了嫡长子立为太子,并选用我等为东宫官属,并赋予了东宫很多权力,我们这些人,不仅是太子的属下,也是殿下的师长朋友,我们既要负担教导殿下学习的重任,也要负责引导殿下,并还要协助殿下处理政事,甚至是在陛下不在京时,协助殿下监国。”

太子监国制度下,当皇帝离京时,那么东宫太子获留守监国之权,则东宫班底便协助太子处理留守事务,尤其是当皇帝带着宰相班子离京,那么东宫小朝廷,就还要接管三省六部五寺九监十二卫府诸事务了。

东宫有一府二坊三寺六局六率一馆,配置齐备。

东宫三师三少,再加四宾客,品秩虽高,但都是荣衔不理实际事务,只是太子老师。

而皇权受士族门阀的威胁,就意味着他们必然要寻求一个更稳固的接班人的需求,就跟草原上喜欢玩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继是一个道理,在弱肉强食的草原上,年幼的孩子是继承不了汗国的,只有那些强悍的可汗兄弟们才更能稳定的继承大权。

南北朝以来,皇朝更替迅频繁,每一个夺得天下的王朝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皇权能够永固,可以世代相承,于是为了能够对抗那些强大的门阀豪强势力,皇帝就得不断加强东宫,培养出一个强悍的太子来,这样将来才能保证顺利接班传承。

简单点说,就得人手要齐,人选要强。甚至到了激烈的时候,东宫不但要班子齐,人选强,最终甚至不得不打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相对来说能更稳固传承的办法,皇帝有时不得不在诸子之中,挑一个更优秀能够面对四面环伺的门阀豪强们威胁的儿子做太子。

唐初一百多年,正是士族门阀势力达到一个全新巅峰的时代,皇权不得面临着这些巨大的威胁,于是乎皇帝一面不断的加强东宫,使的唐初的东宫班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一面又不断的宫廷大斗,最终八位初立太子都没能当成皇帝,或被杀或被废或赐死或让位····

历史上的承乾最后是被贬为废人后病死的,他的被废,可以说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李世民在承乾长大后表现出的越来越不合格后,便越来越倾向于嫡次子魏王泰,在嫡与贤之间,李世民犹豫挣扎了多年,最终还是废掉了承乾,虽然最后李泰也被一起废黜,反让嫡三子李治捡了个便宜。

“诸位,东宫太子,是国之储君,国之根本。”

秦琅缓缓开口,好多东宫官都正襟危坐,知道今天肯定会有一场大风暴,东宫三任詹事,李纲、裴矩,秦琅,前两位名高望重,身份显贵,自然能压的住东宫一众出身显贵的老资格,和一群年轻俊艳。

可秦琅毕竟年轻,家世也无法跟这东宫时的多数人相比,更别说他离开东宫差不多两年了。

“天子传子,宰相传贤,传贤是求国家的治理。”

“天子之子非一人,所以天子传子向来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周朝传下来的宗法制度,嫡长子继位,这是传统,是制度,不可轻易打破,否则便会出现天子诸子觊觎皇权,引发内乱之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