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1200章 秦家的取舍

第1200章 秦家的取舍(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产量上,湖笔反而后来居上,宣笔还只能搞饥饿营销,湖笔却已经发展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多达三百多个品种,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对于质量严格要求,如羊毫,只采用湖嘉湖一带的土山羊,这些山羊以圈养为主,主吃科桑叶,锋嫩质净,主选羊腋下毛。

湖笔中虽也有兔毫、狼毫,但以羊毫取胜,宣笔的山兔紫毫,湖笔的羊毫黑子,并称雄天下。

“我喜欢用湖颖!”秦琅笑着说道,在各种场合,秦琅都用湖笔,无时无刻不在为湖笔带货打广告。

秦家是湖笔这个产业的缔造者,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养大这头奶牛,当初还拉了许多勋戚豪门一起,如今这个产业的成功,每年也能为秦家带来巨大的回报。

“我手里这支湖颖比等重的黄金都贵。”

有首打油诗写的好,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正宗的宣州泾县山紫毫,那真是比什么辽东紫貂毛、流鬼国白熊皮、夜叉国白天鹅绒都卖的火的。

真正的价如金贵。

也正因市场需求太大,而供应却少,所以大唐各地也有许多新的制笔地出现,其中以湖州毫笔算是做的最成功的。

湖州临近杭州,工商云集,产出的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又透明的锋颖,士民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部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正所谓毛颖之技甲天下。

湖颖并不全是模仿山寨宣笔,而是走的差异化经营之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所以这些年湖笔已经在士人中赢得极佳的口碑,当然湖笔能够迅速的扬名士林,甚至产业规模能够起来,最关键的还是秦琅。

正是秦琅当众从宣州那边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宣笔工匠,然后在临近杭州湾的湖州建起全套的湖笔产业链,最终秦琅又以自己在朝堂、士林以及诗书这几方面的地位,为湖笔搭台唱戏,疯狂带货。

秦琅的瘦金体用湖颖,在书法界开宗立派。

湖颖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如今名气丝毫不差于宣笔,同样成为宫中御笔贡笔,也成为宰相高官,太学监生们的必备之笔,甚至每年还能获得大笔的朝廷官府采购订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