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1236章 重税、走私

第1236章 重税、走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不咱们也铸些铜器?”秦禄问。“海东诸国以及南洋诸国,对铜器需求还是蛮大的,甚至泰西诸国胡商也都愿意采购,价格不错。铸铜器是铸币利润数倍。”

可秦琅上船一边查看着这些刚从倭国运来的紫铜料,一边却只是摇头。

“大唐缺铜,也缺钱,如今我们弄来了铜料,首当铸钱。况且,朝廷已经准许了我们吕宋铸币厂铸钱,可却没准许我们私铸铜器啊?只有朝廷的铜器坊才可以有权生产一些三斤以下的铜镜等生活有关的铜器物,其它人可没这资格。”

“违反朝廷铜禁制度,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也不一定要在吕宋制铜器,可以到林邑去,那总不违反律法。”

唐一贯钱里用的铜,就是隋五铢钱的总重量了,当然得叫超级好钱。

而唐朝武德朝时铸一贯开元通宝,不论工费,仅料钱是七百五十钱,实际上一斤铜料价格是一百六十文左右。

但是,如果拿铜制铜器,一斤起码值六百余,所以之前朝廷为了保证铸钱的铜料,对铜是百般限制。

倭国一斤铜出口价才一百一十二,这比唐国内铜价还便宜了每斤四十八文,甚至实际市场价国内还更高。

不过相比起丝绸啊、瓷器、茶糖等的利润,还是相差很大的,不过因为去倭国的商船返航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商货可带,于是也只能带铜银等。

秦琅笑笑,“那你首先能逃过水师船的检查,一旦被查到把铜运去林邑,罪同走私违禁铜料。”

秦禄有些不太甘心,好大的利润呢。

秦琅却并没太在意,赚钱的买卖多的是,铸币的利润能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何况采矿和冶炼这块还有很大利润呢,再一个,秦家把日本铜运回来铸成开元通宝再运回倭国流通,这是倭国急需的,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会有额外的影响力。

“赶紧把这些铜料都卸下船,先送去提炼,分离出银、铜,然后再运去铸币厂铸币,早点赶出来,运回倭国去。”

“我还是挺期望看到倭国上下,都使用我大唐开元通宝的。”秦琅笑着道。

“近来水师在海上巡逻的厉害。”

大唐对铜十分稀缺,所以倭铜还是很受欢迎的,可因为铜这玩意的稀缺性,尤其是国内朝廷刻意的限制了铜料的市场价格,固定在了一斤一百六上面,偏偏如果铸器却能有数倍之利。

所以现在许多海商从倭国弄来铜后,都不愿意把铜运回国内,因为在大唐铜料属于受限制的商货,朝廷规定,铜料进口,只能卖给朝廷官仓。

价格就是一百六一斤,还得看下成色。

于是现在海商们也开始精起来,他们把铜运到林邑等其它海外地方,生产铸造铜器再卖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