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1365章 圣躬安好

第1365章 圣躬安好(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子贡仍不解。

孔子便告诉他,你不领赏,开了这个头后,以后其它人若赎买了奴隶再去领赏,别人就会指责他不如子贡贤良,解救同胞也只是为了贪图赏赐。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愿意再去做这种吃力而又不讨好的事情呢?

长此以往,鲁国奴隶就再也无出头之日了。

所以子贡的行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李贤引用这个典故,就是说你们立了功,朝廷就当赏,如果你们现在不肯接受赏赐,那以后别人立了功也不敢接受赏赐,长久以往,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效力呢?

反正就是韦萧郑王这四大家族这次是伤筋动骨,虽然没有被连根拔起,但经此一事后,以后朝堂中枢,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甚至没个二三十年,估计他们都改变不了。

开元以后,长孙家、高家、褚家、柳家等倒下后,这苏家、韦家、萧家、郑家、王家又倒了一批。

不过有人倒下,便有人站起来。

大家对此倒也很清楚,中枢的权力斗争向来如此残酷,从当年圣祖宫变夺位后着手清洗首相裴寂开始,这种事情就从来没有停过。

只不过以前圣祖手腕高明,很少搞的家破人亡的那般惨烈,总会留些余地,既打又拉。而开元天子行事,却从来是不遗余地的。

你们不接受赏赐,其实是在破坏朝廷的制度,危害朝廷的安全。

这番话说出来,让程处默他们拒绝都不行了。

太子的理由很充分,一来是你们的功绩够的上郡王之封,二来这是国家制度。毕竟大唐立国数十年,前前后后封的王也不少了,不说开国初的那些归附反王,就是贞观朝封的那些归附的胡人郡王,这些人的功绩,也未必就强过秦俊他们昨日。

秦俊拿当年圣祖玄武门靖乱之事举例,说当年靖乱首功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琅侯君集秦琼等人,也并未封王。

程处默和牛建武当然也都站出来拒不肯接受封王之赏,但太子还是那句话,有功则赏,朝廷不会吝惜赏赐。

而且他劝说他们接受封赏的理由也很新奇,拿出当年孔子批评他弟子的一件事来说,话说当年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到了鲁国人沦为奴隶,那就需要尽努力去帮助他,将他赎买回来,这个赎买费用,鲁国会事后补给。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鲁国人,有次外出就看到一个鲁国人沦为奴隶,于是赎买送回鲁国,但子贡事后拒绝了鲁国补偿的钱财。这事引的人人称赞,但孔子知道后却批评了子贡。

子贡不解。

孔子便说,你买回了奴隶,却不去官府领赏,你这样做以后鲁国的奴隶就没人赎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