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1441章 封王释兵权

第1441章 封王释兵权(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骞出使西域,希望与乌孙建交和亲,甚至提议让乌孙迁回河西故地,可当时乌孙内讧,后来乌孙王派使者随张骞返回长安,见识到了大汉的日益强盛,于是同意和亲,大汉此后两位公主和亲乌孙,只是当时的乌孙国虽和亲大汉,却又与匈奴和亲,两边摇摆,终究未能与大汉一起夹击匈奴。

左右摇摆的乌孙,虽占据了当时西域肥沃的七河流域,但最终却还是亡于内讧,直到魏晋南北朝初期,七河流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悦般,但与此同时,在七河流域依然还有一支部落自称乌孙国,甚至直到北魏建立后,他们都还向中原派使朝贡过。

北魏希望联合乌孙共同夹击草原霸主柔然,之后乌孙被柔然数次进攻,战败后被迫西迁天山,最后南迁葱岭,与塞人同化,不再独立成国,从中原史籍中消失。

虽然乌孙始终都没能成为过草原上的霸主,始终只是个二流的势力,但是他们与匈奴人一起击败月氏后,占据的七河流域,却是西域最为富饶的一块地方。

七河流域,也一度是中原汉人王朝在西域的最西边界线。

秦俊诸子,以其嫡长子秦孝杰为护国翼王世子,授阶金紫光禄大夫,以庶长子秦孝忠为武安郡王、世封东曹州都督,授阶银青光禄大夫。

以秦俊嫡次子秦孝康为魏国公,授阶正议大夫。

·······

枢密使秦理秦怀道请辞枢密使,朝廷同意其致仕,特赐晋封济南郡王爵。

特旨济南郡王秦理以从一品骠骑大将军阶致仕,加封太尉,赐世封乌孙州都督,致仕后领全俸,且每月加俸万贯。

因为七大河流汇入夷播海(巴尔喀什湖)而得名,不过其西南的楚河(碎叶河)是例外,没有汇入湖中,其余六河依次在湖的东南东北汇入,其中伊丽河更是成为其西面最大的河口,并形成了一片近万平方公里的河口三角洲,沼泽遍布,水网密集,是一片最肥沃的绿洲。

尤其是因为七河都是发源于天山山脉,雪山上的冰雪融化后的雪水往西汇聚,注入了夷播海,因为伊丽河的流量大,还使的夷播海形成了独特的西淡东咸的现像。

西部湖水是淡水,东部是咸水。

整个西域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几大地理版块。

其嫡长子为济南王世子,嫡次子授爵梁国公,庶长子为历城县公,皆授银青光禄大夫散阶。

乌孙州,取名自历史上曾与月氏一起从祁连山西迁的那支汉代时西域古游牧部族。

公元前二世纪初,乌孙人与月氏人都在河西一带游牧,北邻匈奴人。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当时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出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

后来冒顿单于进攻月氏,月氏战败西迁至伊丽河流域,后老上单于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全力进攻迁往伊丽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敌,南迁大夏(吐火罗),只有小部份人留居当地。

在塞人与月氏大部南下以后,乌孙迁至伊丽河流域,与留下来的塞人、月氏人一起游牧,建立了乌孙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