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驻马太行侧 > 第460章 武装直升机

第460章 武装直升机(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之,除非[***]拿出足够的诚意,否则朱可夫宁可杀掉剩下的绝大多数专家并且销毁所有的文献资料,也绝不会白白便宜[***]当局。

…………毛淡棉,中国远征军装甲第2师驻地。

岳维汉、卫立煌、史迪威、邓公、左总、黄杰等远征军高级将领正在现场观摩装甲第2师的军事演习,中国远征军目前只编成了两个装甲师,其中装甲第1师是以第五军坦克团、汽车团为基干编成的,装甲第2师则是以原39集团军骑兵旅为基干编成的。

当然,这两个装甲师在编成之初,就对其兵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所有不识字的官兵全部被调去了别的野战师,而识文断字的青年学生则大量加入了这两支部队,现在,这两个装甲师全员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装甲兵可是高技术兵种,没文化怎么行?

当缅甸的粮食投机运动正在持续酝酿,正曰本华中方面军的大西南会战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时,延安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是一批俄罗斯客人,由几十名武装人员以及十余名科学家组成,随同前来的还有几骆驼文献资料!

这事,还得从一年多前的苏联政变说起,莫洛托夫发动政变时,由于计划不够周密让斯大林提前得到了消息,最终虽然勉强夺取了政权,却也让斯大林给逃走了,斯大林在出逃的同时还带走了苏联各科研机构的绝大部份专家以及所有的文献资料。

斯大林灭亡之后,这些科学家以及文献资料就跟着朱可夫逃难到了中亚。

作为一名忠诚的老布尔什维克,朱可夫当然不愿意让这些苏联专家以及文献资料落入轴心国之手,可他又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研究成果消失,眼看着游击队在中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朱可夫终于决定将这批专家以及资料送往延安。

对于这个决定,朱可夫的内心其实也很挣扎,不过,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上考虑,还是从国际格局上考虑,[***]无疑都是最合适的接受方,反正朱可夫的游击队是保不住这批专家以及资料了,除非他能狠下心杀掉所有专家并销毁所有资料。

这当中,装甲第1师的所有装备都是美国援助的,已经编成大半年了!

而装甲第2师的装备却是刚刚才由仰光的兵工基地生产的,不过,相比正经美国造,仰光造的美械在品质上毫不逊色,因为仰光基地的坦克生产线原本就是从美国本土拆卸转运过来的,甚至连专家和技术工人都是从美国过来的,质量能两样吗?

也许是因为装备时间太短,装甲第2师官兵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可在实际艹作时却总是频频出差,尤其是东南亚的丛林、沼泽地形,更是对装甲部队的集结、编队以及突击等战术动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半天观摩下来,岳维汉对装甲第2师的表现很不满意。

站在岳维汉身后的装甲第2师的主官也是脸色沉重,装甲第2师的师长还是原骑兵旅旅长刘奉生,东北军出身的[***]悍将,参谋长却成了叶孝先这个归国华侨,原骑兵旅参谋长赵又廷已经因为文化程度不够调到特战师去了。

其实,朱可夫内心还是存了一丝侥幸,在他看来[***]既便相对国民党已经取得了压倒姓的战略优势,可在短时间内却没有战胜曰本人的可能,因此既使将苏联专家以及文献料送往延安,在短期内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科研实力。

而一旦欧洲局势出现逆转,苏联重新复国,则这批专家就能立刻回国。

说白了,朱可夫打的其实就是“借鸡养蛋”的主意,其目的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当局提高科研能力,而完全是为了保全这批苏联专家以及研究成果,因为在目前态势,朱可夫的游击队已经不足以保护这批专家以及研究成果了。

当然,朱可夫也不打算把这批专家和资料白送给[***]。

苏联特使明确表示,来的专家和图纸只是很小一部份,等到[***]向朱可夫的残兵败将提供了休整的根据地,同时再提供500万美元以及急需的粮食弹药之后,朱可夫才会把大部份专家以及文献资料转交给[***]方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