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235章 逐宫!(求月票!)

第二卷大时代 第235章 逐宫!(求月票!)(第1 / 8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吕主席,国务院已经表态了!”

“凤宣!先生已经表态了!通知咱们人是时候统一意见了!”

看了一眼纸上的内容,吕仁便把其递给了身边的京籍国会议员夏戈责。等了几天,先生终于表态了,只要先生站出来表态,无论复兴党籍的议员有任何个人意见,都必须要遵从先生的决定。

尽管国会正在就修正案进行讨论,那些旗人在一些人的煽动下已经进行五次游行示威,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影响紫禁城的生活,紫禁城的人很安然,王公们也没有一丝儿慌乱。这在某种程度上归于庄士敦的安排。在前后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在英国公使的陪同下,英国海军中国舰队司令和香港英国总督接踵访问紫禁城,他们对溥仪彬彬有礼,称溥仪为皇帝陛下。随行的英国记者对这两次访问作了详细的报道。

不几日,日本的日置益公使连同“支那驻屯军”司令官一同访问,言称日本帝国支持“优待条款”,随后在他们离开进带走了整整三大箱由溥仪赠送的古董、字画,显然是行政治贿赂之举。甚至就连同国会内的进步党同样声明,修改优待条款暂有不妥,希望中央继续尊重“优待条款”,种种征兆似乎有如定心丸一般。

共和八年三月二十日第一场春雨提早降临到京城,不消一会便使得街道上出现积水流淌的场面,在上午十点多时一个响亮的春雷震耳欲聋咔嚓从天降下。用一些老人的话说今年春天的雨来的早,响雷也来的早,这莫不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就在第一声春雷响起的同时,位于在京城内城西城宣武门西大街共和中国国会议场内八百余名的共和中国参众两院国会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这场辩论已经持续了六天,至今仍然没有争出了个所以然出来。

“……先朝自入关以来,宽宏为政,没有对不起百姓的事,况优待条件尚在,怎么能够这么办呢!优待条件事关国家信誉,企能容尔等这般任意妄为!”

既便是不闻其名,单听其言,也知道发言这人是“心怀故国”的遗老,遗老是辛亥革命后的一个产物,尽管这些遗老视共和中国为敌国,但是共和中国执行议会政治,却让这些遗老获得了一个发言权,国会之中无党议员之中有半数为遗老,这或许是议会政治的无奈。

“回头看来要立个法案,要剥夺这群数典卖宗的老东西的政治权!”

“……共和政府对于优待条件势难再继续履行,国会议员及社会仁达之提请修改优待条件,及促清室移宫之举,按之情理法律,皆无可非议。修改清室优待条件,请溥仪出宫顺乎民心,合乎情理。……

就在紫禁城里的众人以为一切都不会改变的时候,突然之间,这一份来自国务院的新闻通告,却如春雷一般,打在众人的心头,惊的人们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时他们才想起来,可以左右这一切的不是英、日两国公使,也不是进步党、更不是那几个地方督军,而是国务院里的那位爷。

几乎是在国务院通告下达的同时,上百辆满载荷枪实弹的边防军第三师官兵的卡车,便从多个城门同时驶入了京城,京城内的那些曾经为他们的“皇止”鸣冤叫屈的旗人,一看到军队进城,曾经的血性随之烟消云散,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脑袋朝枪口上撞。

呆在台上的吕仁有些心烦的意乱的在心中盘算着,尽管的复兴党在国会之中占多数席位,但却没能取得绝对话语权,更何况在是否修改优待条例上复兴党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中央党部至今仍然没有公开表态,更是造成了一部分党员的摇摆不定。

就在这会间会场内响起一声声色俱厉地声音。

“你这是替鞑子说话。‘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至今百姓们仍记忆犹新。更有甚者,共和以来一些伪王公,图谋颠覆共和之举,这不是明显公然地毁弃优待条件吗?可见是你们先撕毁的优待条件。当时全**民一致要求严惩复辟祸首,到现在还是一个悬案。最近,溥仪先生和太妃及内务府大臣们带头偷盗国家宝物,把宝物视为私有,任意处置,已引起举国公愤。群情激动,要采取极端措施,其势汹汹,就要动手,如果不是我们劝阻,早就有鲜血溅到宫墙上!我等在国会讨论,是为了共和,同时也是为了清室,如果不是因共和法度在这,你们就休想这样从容了,也容不得你们这些满清余孽在这里说三道四的。”

寻着声音望去,吕仁的嘴角露出了些许笑容,是中华革命党的许崇智,尽管吕仁个人不喜中华革命党,但是在反清和民族的立场上两党是一致的,无论是梁启超的进步党或是徐树铮的共和党其中太多的前清旧臣,他们总是念着一些所谓的“旧主之谊”!

就在这时有数人先后走进了会场,来到吕仁身后趴在其耳边轻声的说着什么,然后交给吕仁一张纸,同样的一幕在各党的议席处上演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