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弄潮 > 第十三节 春酒(2)

第十三节 春酒(2)(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年三十了,给诸位书友拜年,预祝书友们新的一年虎跃龙腾,气象万千,心想事成!

(未完待续)

“简秘书长,这罐头厂政斧还在给它输血,那纯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市里边也早该下决心解决纺织厂和罐头厂这两家企业的问题了,这样拖始终不是办法,结果市里望这两个无底洞里也是越填越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每年逢年过节还是一样折腾出事儿来,市里怕出事就只能出钱给抱着。”桂全友笑了起来,笑得眉花眼笑,“当初祁书记和麦市长就说把这两家企业交给西江区来管理,嘿嘿,我们当时还愁坏了,结果没想到人家这两家企业根本就不买区上的帐,一有啥风吹草动直奔市委市府,我们区里出面,人家根本理都不理,嘿嘿,这可真好,这各家孩子还是各家养着好。”

“桂主任,可不兴幸灾乐祸,这几大厂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初宁陵没有建市之前,实际上地区和宁陵市两级都在管,只不过当时是地区管人,宁陵市管税收,现在可好,企业垮了,税收没了,人事却是市里边抬着,权限下放给区里,几个厂又不答应,这可是吃肉时没我们,挨打时就有我们了。”简虹到了市里边之后语言也相当丰富,“区里论理也该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像街道上帮助下岗工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像再就业培训以及贷款扶持等等。”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破产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企业破产后,这相当大一部分数量的下岗工人该怎么生存下去?政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或者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牵扯问题很多,这中间无论是制度政策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还有很多脱节的地方,让基层艹作起来相当困难。”

霍云达也插上话来,他自打正式调任西江区之后,赵国栋也就明确告诉他区政斧分工就是让他分管工业这一块,他也就抓紧春节前这一段时间里整天泡在下边,带着区府办一个副主任和计经委主任沉下去,针对区上各大企业,一个一个的搞调研座谈,了解企业发展运行情况,听取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意见,征求他们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和想法。

西江区企业和宁陵市属企业情况大同小异,企业数量更多,但是规模更小,而且情况也复杂得多,霍云达也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企业,每种类型选择出一到两家作为调研对象,让计经委和区府办两个学经济的两个大学生作为自己助手,认真分析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找出存在问题症结,然后逐一提出意见。

不过西江区属企业情况也相当复杂,尤其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体企业,赵国栋也把这些集体企业的改制问题交给了霍云达,要求霍云达也要就集体企业改制问题同样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这更加大了霍云达的工作量。

不过霍云达心情却十分舒畅,赵国栋的信任的看重既是压力,同样也是一种光荣,他也感觉到赵国栋不是最初自己担心的那种沽名钓誉,只想做些表面文章弄出一些政绩好为引起上面的注意尽早升迁作秀。

赵国栋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和霍云达以及计经委和区府办的两个小伙子进行研究,赵国栋对企业经济运行的了解程度让霍云达和那两个学经济的大学生都是相当吃惊,原本以为这位区委书记多半是上边有背景来镀金锻炼的高官子弟,没想到赵国栋和他们探讨时提出的问题个个都是关键核心之处,对于企业存在问题的见解也是十分深刻,绝非那种不学无术的角色。

“转型期的社会必然会遇到很多尖锐的矛盾冲突,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方面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尝试着来,错了,改正,继续前进。”赵国栋很喜欢这种畅所欲言的氛围,这种时候也是最好的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时候,往往志同道合者就是在这种氛围下的不断探讨争论和辩驳沟通中形成的,比起那种在公共场合下单纯的交流,这种方式要有效得多。

“不仅仅是在企业改制问题上可能会引发很多矛盾冲突,像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带来的城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热点。”赵国栋有意识的要提前将一些后世记忆中带给自己的宝贵经验先行传递开来,“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村一级基层政权和上级政斧签订协议,忽视了农民作为这些土地的使用者所拥有的权益,加上基层政权中家长制和财务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容易造成农民利益受损,这种情况我认为今后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隐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