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 第四百零九章 阵营转变

第四百零九章 阵营转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杨锐所谓的研读则要粗浅了许多,他并没有修习过任何有关兵法的技能,智力点数加的也不是太高,因此无论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或者太公六韬(六卷)当中的内容杨锐所能够识别出来的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是凭借着后天对于这两套书籍的了解而猜测的。

因为在翻阅的过程当中杨锐才发现,这两套书籍竟然是用小篆字体书写而成,杨锐能够真正认识的确实并没有几个字甚至有几次杨锐都是通过现实的资料与书籍当中进行印证才算了解了一些皮毛。

然而十分不幸的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或者太公六韬(六卷)两套书籍显然与现实版本有着太多的差异,内容上面要超出现实社会当中所存的两部书籍甚多,因此杨锐通过现实资料印证所获也是十分有限的。

不过也许正是凭借杨锐做过这些事情,而且所提的建议又与孙子兵法(十三篇)当中某个计策暗合,所以在杨锐建议乔瑁的时候,竟然传来了一条系统信息,提示杨锐了解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相关信息,达到了“知其皮毛”这一档次

袁绍则一直皱着眉头没有吭声,他虽然在杨锐面前吃过几次瘪,但还是一直比较有优越感的,就算是对杨锐的实力有所顾虑。也没有太过在意杨锐,在他看来杨锐只不过是一名异人而已。犹如无根浮萍一般,因而从骨子里还是有些轻视杨锐。

饶是如此,袁绍也没有轻举妄动,在与刘岱小声商量一阵之后,还是暂时将兵马撤离了濮阳城下,退却了大约20余里路才暂时停了下来。对于袁刘二人的兵马调动,杨锐在濮阳城池之上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

濮阳城池目前的态势正是当时乔瑁听取了杨锐的第二条意见而伪装出来的,实际上濮阳城内兵力则几乎没有多少,杨锐当然未来得及去调集援兵,而乔瑁的兵马也只有城墙上出现的那部分远程弓箭手,以及寥寥无几的步卒而已

杨锐给乔瑁所提的建议是一条金蝉脱壳之计,乔瑁采纳之后已经将其手下大部分的兵力都从濮阳城中抽调走了,而且于日前就已经从濮阳北侧渡过了黄河,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应该已经接近了其目的地——兖州治所昌邑

的确是昌邑自从确定袁绍、刘岱二人前来攻取濮阳城之后,乔瑁终于下定决心听取了杨锐的意见,决定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带兵前去攻打刘岱的老窝——昌邑城池去了

这也是当时杨锐能够想到有限的两条计策之一,一方面乔瑁带兵离开了濮阳城,暂时避免了城池陷落后性命不保的危局;同时在其全力一搏之下也有几率拿下兖州治所昌邑县城,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若是能够保住昌邑城池的情况下,乔瑁在地理位置上也将比此前在濮阳时要有利得多。

对于玩家来讲,杨锐能够想起这条计策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而让乔瑁将这条计策接受下来,则还要归功于杨锐在【秦始皇兵马俑】副本当中得到的两套书籍——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太公六韬(六卷)。

杨锐最终得到这两套书籍的时候,只知道其与太平要术一样,是暗含着一些十分有用东西在其中的,却是不清楚该如何去学习、掌握,后来得到张宁的一些提示,杨锐才逐渐开始研读这两套书籍。

张宁是可以从太平要术当中掌握一些技能出来的,比如说旭阳丹的丹方就在太平要术当中,张宁正是通过对太平要术的研读掌握了旭阳丹相关炼制方法的。

不过要掌握这一类书籍当中的技能或者其他有用的东西,显然也是有着很多限制条件的,张宁能够掌握太平要术当中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修习的道术是与太平要术一脉相承,而且张宁本身又达到了相当的道术炼药水平所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