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447章 平西伯

第447章 平西伯(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此之前,这些尚书侍郎督抚总兵等高级官员的选用,都是总理处会议上四顾命大臣商议选任,群臣商议。

现在吴甡却又提出要廷议会推,摆明就是想要挑起争斗了。

“元辅考虑周到,那就依元辅之意,举行会推吧。”刘钧微笑着答道。时至今日,他在朝中也并非孤身做战了。

第二天一早,总理处召开会推廷议。

会议由吏部尚书郑三俊主持,参会的有内阁六名阁臣,以及六部尚书和通政使、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九位大九卿,并在京五品以上职官,科道言官齐聚,共同商议推举人选。

但是如此一来,牵涉到的派系太多,特别是到了明后期后,党争厉害。会推便沦为党争的悲剧,会推本身所包含的意见分歧空间,便渐渐沦为意气之争党派之争,使得朝中的纷争更严重。

崇祯时,比较严重的会推争斗就是钱谦益与周延儒和温体仁的斗争了。当时会推阁臣,东林领袖钱谦益成为侯选人,而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未当选,两人便以结党和科举舞弊为名攻击钱谦益,最近使得钱谦益失去入阁的资格,并被问罪,周延儒则得以入阁。

如今朝中,自周延儒死后,原来的江北党也纷纷做鸟兽散,不是加入到了吴甡的江南党,就是倒向了刘钧的楚党。

刘宗周一走,中立的那些官员也是群龙无首。

若是搞会推,肯定又会变成一场激烈的党争。

廷议还没开始,总理处大厅里已经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郑三俊宣布,阁老和大九卿。每人可以对一个官缺提出两个备选名单。其余参加廷议的科道言官和五百以上官,每个官缺可以提举一人。

所有的官缺候选提名过后,开始逐一评议,最后两个官缺选出最受肯定的两人做为正推和陪推。列为正式推单上呈顾命大臣与皇帝裁定。

“本官推举礼部侍郎陈演,吏部侍郎蒋德景入阁。”郑三俊最先推选。

不过吴甡既然把会推制度搬了出来,那刘钧也无法拒绝。不过按这制度,最终会推出来的侯选人最终裁定选用资格,却依然还是在两位代天子执政的顾命大臣手里。

因此说来说去,吴甡其实就是多此一举。

按会推制度,现在需要会推的官职主要有三类,一是京官系统中的重臣,包含内阁阁臣、各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等。

第二类则是中央特派地方大员,包括总督、巡抚、巡按。

第三类则是地方的高级武官,包括提督、总兵、副总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