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469章 合围

第469章 合围(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多铎看着豪格率部头也不回的离开,气的跳脚,冲着豪格的背影痛声大骂。

攻占了承德的清军老营后,刘钧率领部队如张开双翅的九头鸟,向南扑来。一路之上,沿着河谷前进,这里虽然一直为蒙古人占据,是喀喇沁旗的地盘,可实际上这里算不上草原,遍地山丘,满是沟谷,树林密布,道路难行。

喀喇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代,喀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乌梁海氏。乌梁海氏,是近代蒙古喀喇沁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时也是蒙古族历史中的一个古老悠久的氏族称号。乌梁海在古代历史典籍中,也被译写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音译字样虽不相同,其实内容相同,都是对乌梁海一词的译写。

其实喀喇沁的先祖并不是世代居于燕北的土著。

他们的先祖其实是游牧于欧亚草原,在后世伊朗境内的乌古思人。

祖大寿一身戎衣,手按腰间的长刀,他已经好长时间都没解过甲了。哪怕是在自己的营中,他身边也起码要带上二百家丁。

他总感觉多铎他们不对劲,怀疑他们要出卖他们。

“不对劲的地方太多了,长城关上的汉军冷静的不像话,不论怎么挑衅,都没有半点回应。而他们的鞑子自己还在闹内讧。豪格已经打点好了行装,他命令自己率领的五万人马撤回辽西,还给我们传令,让我们也随着撤退。”

“可他娘的多铎和阿济格却下令继续紧守此地。甚至还反过来命令豪格手下的两黄旗以及蒙汉军旗的人马也留下,我听说现在两黄旗和不少蒙汉旗的兵马都选择了留下,豪格气的要死,一怒之下带着他剩下的三万人要立即撤离。看来谁都挡不住了,他娘的,这样一来。咱们一下子就少了正蓝旗的三万人马。”

吴三桂在帐中踱着步,喃喃的道,“不对劲,非常不对劲。长城上的守军反应也太他妈的淡定了一些,还有补给也两天没来了,我总感觉要出事。”

相传。乌古思人的首领乌古思生有六子,其六子又各有四子。从乌古思诸子中繁衍出二十四个支系,哈刺赤部就是其中支系之一。后来,哈刺赤部迁徙到了阿姆河以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部族,与当地的其他一些游牧部落统称为钦察人,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钦察部落联盟。

到了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时期,当时在中亚地区的康里、钦察各部先后归附蒙古帝国。1221年,成吉思汗命幼子拖雷西征呼罗珊(阿姆河以南地区。包含现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北部等地区)时,拖雷就把居住在哥疾宁的哈刺赤人征入蒙古军队,他们英勇善战,被称为钦察军。后来这些人又被带回到蒙古草原本部,奉命在成吉思汗汗廷的怯薛军里服务,最初的哈刺赤就是由这些人组成,这就是喀喇沁部祖先的来历。

到了元代时,由喀喇沁人组成的钦察军已多达万人,喀喇沁人为元朝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立下汗马功劳。驻防漠北。

“能出什么事,多铎不是说他的探子都一直盯着关宁、燕北一线的汉军吗,真要刘继业有动静,大不了我们到时撤退就是。他刘继业总不能飞到我们后面去吧!”

吴三桂感觉心神不安,他试探着对舅父道,“要不我们跟豪格一起撤回辽西吧。”

“那你还不如说我们再投降刘继业。”祖大寿拒绝外甥的提议,“你知道的,豪格虽是辅政王,可在清廷也只是个被排挤的,要不然这次西征也不会是他来了。多铎和阿济格可是多尔衮的兄弟,如今清廷里多尔衮才是说话最算话的那个,说不定哪天,多尔衮就也跟刘继业一样篡位称帝了,咱们现在跟着豪格撤退,这不是自寻死路?”

多铎最后劝了豪格一回,让他留下来,并声称刘钧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他一定会退让的,到时他们就能拿到大清想要的结果,然后撤退回去。

但豪格对多铎的这番自信,嗤之以鼻,头也不回的上马,带着他的三万人马离开了潮河大营,向东北方向撤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