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王浩做报告之前,连老约瑟夫都说我们肯定能获奖了。”

“结果……”

类似的一段话被沙勉之反复的说,来证明自己的研究并不差,也是被会议评审组认可的。

沙勉之的宣传效果很好。

虽然是在假期时间里,学校还是有很多的教职工。

当然也少不了,沙勉之看好的博士生徐杰。

徐杰是真心崇拜王浩。

同样的年纪,王浩能登上国际学术会议舞台,当场指出计算机学界顶尖人士的报告错误,还能够发表令一众顶尖学者惊讶的成果报告,而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不为人知的博士生。

徐杰觉得自己应该以王浩为目标,回来以后就和同学、朋友,说起了STACS会议上的事情。

沙勉之比徐杰‘宣传’的更多。

这段时间是各类科学基金的申请阶段,好多讲师、副教授、教授,都在做申请基金的准备,一传十、十传百就都知道了消息。

王浩的事情本身就具有‘八卦’属性。

东港大学留校的博士,可以妥妥的打上了东港大学的标签,结果因为跨院系性质的实验出错被学校解聘,只能远赴西海大学当个普通讲师。

几个月时间过去,对方发表几篇核心论文,被官方媒体的报道点名赞扬,还去国家顶尖学术会议拿个最佳回来。

东港大学信息学院内部,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说起王浩在STACS会议上的表现,说起获得最佳论文奖的研究,也就是能使计算效率提升的‘大数相乘算法’。

他不是和一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说,而且和好多认识的人都说。

一则是,沙勉之确实认可王浩,认为王浩非常的优秀。

王浩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他脸上也能有那么一点光,‘老师和曾经的学生’,一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分别做了各自研究的报告,也许可以成为一段学术佳话。

另外就是,他的论文只取得了‘第二名’,“真是,只差一点啊!我和王明坤是奔着最佳去的,结果遇到了王浩,王浩做的是大数相乘算法,而且是创新式的研究,我们只是完善了IO理论,这怎么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