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08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08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接下来王浩对于半拓扑的研究更加重视了。

他还是和林博涵一起做研究,遇到一些问题也会以邮件的方式请教比尔卡尔,因为有些问题不是一个邮件就能解决的,他们开始连续不断的讨论。

甚至有时候,他们会进行电话通讯进行讨论。

因为数学是非常复杂的。

有时候,讨论就会遇到问题,比尔卡尔和王浩都感觉到了很不方便。

有些材料的微观形态不对称,朝着左侧散发100的场力,朝着右侧只散发20,右侧就会出现能检测到的特殊场力。

这就是交流重力形成的原理。

现在他们的实验就是把这种不均衡扩大化。

如果是在复杂的材料上,因为材料的元素组成不同,形成的微观形态肯定有很大不同,每一种材料都需要研究对应的材料布局,才能够不断强化特殊场力。

所以,他们针对的只是单质金属材料,材料内部只有一种原子,内部微观形态很可能是相似的,找到方法最大化叠加单方向的场力,就能够不断提升交流重力场强度。

王浩邀请比尔卡尔来西海大学,当面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还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研究,“考切尔,对于这个研究,你也肯定很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个研究,做这个项目。”

他特别强调了一句,“这是很重要的研究,而且会变得非常吸引人,马上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比尔卡尔有些不明所以。

他当然知道王浩的几何塑造工作,似乎是和超导的拓扑机制有关。

超导定律,也引起了国际沸腾。

“五十个点的数值,大概也快到单质金属的极限了吧?”

“如果换成是复杂材料,可能会更高,单质金属的微观形态相对简单,不可能形成太大的凸层,能达到这个数值,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这是遗憾的地方。

虽然研究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提升也只是理论上的,技术上来说已经达到了瓶颈。

“所以接下来,必须找到一种通用的几何拓扑方式,来覆盖所有微观形态的半拓扑表达,否则牵扯到化合物或更复杂的分子,根本就无法进行微观形态的塑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