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 > 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璟的回信送到青州后,崔芸卿立即亲自来了一趟登州。带了几百车的各种材料。既有铁料,也有制造弓的上好柘木,更有作矛和枪的上好木杆,并有打造铠甲武器的大批材料。这些东西来时都是算好的,按市价折算。可以购买百万石粮食。

本来说好只换五十万石,可崔芸卿亲自出面,把东西都带来了,李璟也不可能不换。无奈之下,李璟只得给崔芸卿这个面子。不过一百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就算运,也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后李璟与崔芸卿约好,这粮食还是由青州方面自己来运,李璟不负责运。他们什么时候能运完,运完为止。

李璟的这个豪爽表现,让崔芸卿十分满意,拉着李璟的手亲切的一起回刺史府。进入刺史府,崔芸卿也是充满石感慨。一年前他还是这里的主人,那时的李璟,才不过是他慧眼识珠,在灰尘中找出来的一块好玉料。虽然是好料,可毕竟还没有经过打磨。哪想到,不过一年时间,当初那个农家青年,现在居然已经坐上了他当初的那个位置。而且比他在登州时,更有掌控力。

一路上来登州,经过青州和莱州多地,看到的都是一片惨淡景象。可一进入登州,却立即仿佛换了个天似的。虽然地里也荒芜着,那一路上却没看到半个流民,更别说路边的饿死骨,村村也都是住着人,并没有那种一连数个村子都空着的景象。田间地头,一片火势,挖沟打井的忙个不停。

李璟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眼下如果能动手,就是打击草军的最佳时机。他们还未成势,正好可以一击讨灭。但李璟知道,这样的大好机会摆在面前,却根本难以实现。就算他把这些草军如何有危害性告诉天军军节度使薛崇,估计人家也不会理李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李璟插手不到。

更别提李璟率军越界却剿匪了,那只会被薛崇视为李璟的入侵,说不定,到时薛崇会丢下草军,反而先来和李璟干一架。世事就是这么的奇怪,明知道草军会把大唐搅的不得安宁,会把这个已经四处漏风的大唐彻底的捅破天,可却也只能有心无力。

“继续关注草贼动向,一有什么新动静立即回报。”李璟也没有其它好办法,只好对李维这样安排。

等李维出去了,李璟想来想去,还是提笔给宋威写了一封信。告诉宋封草军已经进入曹州,甚至会有可能往济州一带移动,最后与王敬武汇合的可能。李璟在信中主动的提出,愿意率镇东军出兵齐州,彻底剿灭王敬武叛军,以稳定淄青局势。并且还提到,希望宋威能向薛崇提议,只要天平军有需要,李璟愿意率镇东军帮天平军剿灭草贼。“

信发出去之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没有了动静。倒是崔芸卿又送了一封信给李璟,信中委婉的提起,青州缺粮。而听闻登州最近接纳了大量的流民,崔芸卿赞叹了李璟的仁义,不过也提出李璟不要太过妇人之仁。应当保存镇东军和登州的百姓粮食为上,至于外来流民,开粥棚施粥已经是天大的善事了。又问李璟如果还有粮食,希望能暂时借一部份给青州。”

崔芸卿信中用了借字,但却没说是宋威的意思。而且也没有说数量。只说借一部份。不过李璟想了想,现在淄州那边聚集的兵马加民夫有五万多人,而青州的百姓比登州更多,有五十多万人,如果还要算上刚收复的淄州。以及莱州,那崔芸卿现在要管的有上百万人,粮食缺口肯定很大,一两万石是绝对不够的。

“这就是喂不满的嘴啊。”李璟长叹一声。给,舍不得,粮食宝贵。可不给。崔芸卿都话说到这份头上了。

李振刚好送一份公文进来,看李璟为难的样子,便出声询问。李璟把为难的事情一说,李振想了想后道:“既然将军如此考虑,那职下觉得还是应当借一些。不过也不能白借,不如就让帅府那边。拿钱来买,或者拿矿石以及制造军械铠甲的柘木还有牛角牛皮牛筋等来换。”

登州现在粮食倒是不缺,在疯狂的商品交换粮食的运作下,登州的粮食不断储藏增加。借一些给青州这边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李振说的一样,不能白借。军械坊这边大批量的生产武器,材料一直供应不足。正好让青州那边送一些材料过来。这样生产出的武器,一样可以换回来粮食。

“嗯,就这样决定,粮食可以借,我们可以借给青州五十万石以内的粮食,不过必须得拿材料来换。”拿钱买这做法,李璟感觉不太划算。现在这样的年头,钱的购买力越来越弱,很多东西现在都得以物易物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