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 > 第605章 大唐中兴,似乎指日可待了!

第605章 大唐中兴,似乎指日可待了!(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消息传回,尚让、曹师雄等票帅怒不可遏。

愤怒的尚让等人连克山南东道安州、随州等地,并将忠武、宣武两镇的前锋部队击败。刚接替了张自勉指挥着这一万兵马的宣武新颍州刺史张贯大败而光,从申、蔡二州小道逃回。得胜后的草军乘胜而进,又连续攻下复州、郢州,兵锋所向,直指荆南节度使驻地江陵府。

荆南节度使杨知温,就是那位曾向朝廷报告说蝗群进入长安后,不去祸害庄稼,反而纷纷抱着荆棘而死的京兆尹杨知至。同弟弟杨知至一样,杨知温也是玩弄笔杆子的高手,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很糟糕。

时值隆冬枯水季节,汉水又窄又浅,草贼南下的动向已经很明显。杨知温的手下提醒他,王仙芝的人离江陵已经不远了,不能掉以轻心。但把乱世当成治世的杨大人仍然认为,这种论调充满失败主义情绪,属于妖言惑众,便丝毫不做戒备。

乾符四年正月初一,江陵天降大雪,节度使杨知温正在与属下官员们欢庆新年之际,王仙芝的人马突然出现在城下,江陵外城因为没有准备,立即被草贼攻陷,荆南军的将领们急忙退守内城,拼死抵挡。

就这样,张自勉打了胜仗,解了宋州和穆仁裕的危,未闻奖励,却先被剥夺兵权,明升实降,连刺史之位也被免了。大唐朝廷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当初宋威曾经对李璟说过的话,它确实赏罚不公。

虽然局势纷乱,尚君长之前和黄巢又合作了一回,劫掠了宋州一次。不过尚君长这样做,还是为了他的招安计划。上次就是因为跑的太远,去了蕲州,所以最后招安不成。这次打宋州,本就是想弄大点动静,引得朝廷再开个好价。谁成想,慆慆、崔安潜都被他们引开了,穆仁裕被他们围起来了,最后他们反而被颍州刺史张自勉的七千人打败了。

虽然宋州之后再次与黄巢分道扬镳,不过招安的念头尚君长从来没有断过。

尚君长与给杜慆与崔安潜二位副帅写过信,希望能够招安,为朝廷效力。可惜杜慆与崔安潜都是出自顶级世家名门,对于草贼最是不屑,他们的请降书信,全都被二人扣下,如石沉大海,连个泡都没冒起过。

不过在宋州之战后,招安的事情终于重新有了起色。尚君长绕过了杜慆和崔安潜两位副帅,直接与正在邓州的招讨副使兼都监军杨复光接上了头,最后双方几番秘密使者来往后,定下了招安的合作意向。

最后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得报后,率兵南下救援。

尚君长对于这次招安十分重视,上次蕲州招安结果弄出了笑话,朝廷招安招到那个假王仙芝身上去了。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诚意,也防止再出现蕲州的事情,尚君长亲自带着几员大将秘密前往邓州面见杨复光,商议爱降封官的具体事仪。

不过这一个绝密的消息,却不怎么的被宣武节度使穆仁裕知晓,宋州一战中被草贼差点俘虏了的大帅,此时却反应格外灵敏,他当机立断,派轻骑前往途中设伏以待,将乔装成商队赶往邓州的尚君长一行人全部伏击抓获,然后十分无耻的向朝廷上报,他在颍州打了场大胜仗,生擒草贼副首领尚君长和几员草贼大将。

杨复光也没有料到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立即上奏,说明尚君长等人是来商议投降的,并非穆仁裕在战场上擒获的。可他原先的保密行动,现在却成了穆仁裕和他朝中的后台田令孜、卢携等人反击的破绽。

一时间,穆仁裕与杨复光奏折不断飞往长安,打着嘴皮官司,而政事堂在宫中几名大太监的参与下,再次爆发争论。

吵来吵去,最后天子李儇还是很随意了下了定论,尚君长等人算是穆仁裕的军功,然后一心想要招安的尚君长被押到长安市郊狗脊岭斩首示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