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 > 第1029章 扫平群藩

第1029章 扫平群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璟端坐龙椅之上,他没有立太子,大臣们忍了半年,终究还是忍不住了。最近这半年来,围绕着立太子之事。朝中也是暗流涌动。他目光扫过殿中群臣,缓缓道:“朕迟疑未能确立太子,这是因为诸皇子年幼。太子为一国之本。朕须当慎重再三,绝不能轻立。”

郑畋出列奏道:“诸皇子还小,是贤是愚,不能考查,现在言之过早。不过陛下如今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不久,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以陛下贤明和健康,必然执政百年。因此,太子的贤愚也不必过于计较。况且,古来的规矩。都是立嫡长子为太子,陛下何须难以决择。”

这番话一出,那意思就是立王桂娘之子为太子了。虽然过去李璟为秦王时。有两个王妃,王桂娘和于幼娘的孩子都是嫡子。但现在,李璟登基之后,王桂娘立为皇后,那诸皇子中,也就只有王桂娘的两个儿子可称为嫡子。于幼娘虽贵为四妃之首的贵妃,可她的孩子和王惋君的孩子一样,同样都只是皇庶子。

李璟却是摇头,“太子为一国之本,国之储君,将来的皇帝,当然得立贤明者。朕今已有皇子五十四,然多半年幼,最长者也不过十余岁。本来朕之意,是再等几年再立太子。既然今日诸爱卿都请早立以利于安定天下人心。那么,就先立吧。”

赵犨很清楚的知道,这虽然不是鸟尽弓藏,可也算是历朝历代平定天下之后,必然的对军将兵马的限制。以后越是他这样的高级将领,越是难得有统兵的机会了。反倒是这群挂着少将准将衔的年青将领们,今后的战场,只会属于他们。

这群年青将领到来,是受皇帝旨意,准备领兵前往山南作战。

根据李璟和参院的战略布划,朝廷的平定天下之策,依然是先西后东。按这个形势判断,在扫平河南之后,官军在东线将暂时维持原状,而集中力量在进攻关陇的同时,抽调精锐,同时向巴汉和荆襄地区进攻扫荡。

第一阶段是扫平关陇和河南,第二阶段是扫平巴汉和荆襄,第三阶段是拿下蜀中,第四阶段就是进攻湖南、江西和鄂岳,最后一举顺江而下,扫平东南。

诸将前来,带来李璟的旨意,赵犨继续坐镇徐州。不过他麾下的兵马,得调出大部交给随诸将前来的张自勉,由他和诸将统领进攻豫西的秦宗权,和襄阳的刘巨容。

李璟和参院的分析认为,杨行密和钱镠虽然早已经背叛了李璟,但他们现在已经陷入两难境地,既不敢进一步公开叛乱,又不甘于退一步彻底归降。而秦军现在在江东南北两面都有兵马,在失去了其它地方的呼应之后。这两人现在已经被包了饺子。朝廷真要痛下决心,要平定江东不难。不过李璟现在不急着动他们,是因为朝廷要先集中精力对付关陇和蜀汉地区,李璟相信,只要平定了西部,到时,江东地区可不战而下。

赵犨久镇淮泗。又是朝廷诸帅中最擅长于防守的,因此李璟最后让他留在徐泗盯住杨行密和钱镠,而派张自勉这些擅长流动作战,长于进攻的上将来指挥进攻荆襄。

“臣领旨!”赵犨恭敬接过圣旨,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满表情。

神京,紫禁城。

首相郑从谠进奏:“臣以为,陛下登基已有半年,至今仍为立太子。太子为一国之本,新太子也要尽早确立才好。这样才能朝纲整齐,利于天下人心安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