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 > 第1030章 圣文龙武神皇 至尊可汗

第1030章 圣文龙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新朝建立,参谋院这个军方最高机构也进行了部份改动。参谋院下设总参谋使,下面又有左右参谋使。然后是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水师都指挥使,水师陆战队都指挥使。

总参谋使,左右参谋使,加上四位兵种都指挥使,核心层就是这七人。

四位都指挥使,又分别被称为马帅、步帅、水帅和陆帅。这四帅之下,各有一个副都指挥使和一个都虞侯。参谋院的职责和权力。比原来加强许多,远高于南北二衙和兵部。负责朝廷的军事战略布署,以及调兵权。

安国公,元帅林威。眼下就是开国第一任总参谋使。做为总参谋使,他也是皇帝的首席军事顾问大臣。

林威回答:“参谋院之意,大唐有明君贤相,谋臣勇将,上下一心。此是我之长于胡族者。不过国朝初立,天下甫定,不宜大动干戈,是要慎兵。”

李璟很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

这首先是因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学家曾提出过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线。这条线的北边,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而在南边,由于降雨量多于400毫米,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边界大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上,呈向下弯曲状;也与长城的走向大致一致。向下弯,是因为越向内陆,同一纬度地区的降雨越少。这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在许多中原人和游牧人心中,农田与牧场的土地是同质的,既可以作农田,也可以作牧场。但在实际上,400毫米等降雨线南北的土地和气候是不同质的。

按照这种不同,无论是谁先占有了土地,也无论后来通过战争还是交易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农田和牧场仍然会以此分界。如果农夫向北购买或占领了草原,农耕不如放牧,他只有变成牧民才最有效率;而牧民向南购买或占领了农田,放牧不如农耕,也只能变成农夫才是理性选择。

历史上,许多南下的胡族,最后要么退回草原,要么汉化,同化入中原农耕文明。而同时,又有许多的汉人进入北方草原,但最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牧民。

打是一定要打,但却不必非要大打。林威的话让李璟松了一口气。还真怕他们脑子一热就提出什么大打特打,彻底征服草原的计划来。现在这样,只提早打,但要慎打的结果,让他很是满意。参谋院作出的初步计划很不错,他们提出对付草原,可以仿效当年北周和隋朝的策略,以军事为辅,谋略为主。对付这些眼下还没有强大起来的分散部族,可以实行合弱离强,远交近攻之策。挑动这些部族相互攻伐,这样朝廷只需要投入最小的力量,就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保障边境安全,削弱抑制草原势力。

李璟深深的清楚,这条界线,不是靠武力能改变的。

大唐如果把进攻的方向放在了北方,那么这就是在走弯路。历史告诉李璟,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向东北和向西南开疆拓土,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林威的话也不全无道理,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这天生就是一个带有侵略性的族群。一旦他们的实力强大起来,必然就会南侵。中原文明无法真正占据控制草原,但却不能不管不顾,不然,他们就是中原最大的威胁。

李璟皱眉,这真是一个赔钱的项目。打赢了,也不可能占据草原。不过。就算赔钱的生意,也得做。

“参院准备如何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