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明朝第一猛人 > 第二百五十章 四大侠客

第二百五十章 四大侠客(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夷人青年欢天喜地地去找客青青,朱由诚率领着吴虎平、蒋庭、褚良、冯定邦等将,带着主力骑兵,向后面的山丘走去。

他不担心遇到伏击,刚才已经让陈国齐去探路,如果情况不对。陈国齐一定会回来报信。而到现在没有来报信,说明前方没有问题。

至于那些夷人青年,那是他有意留在大营的。倒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现在是骑兵作战,那四五十个夷人青年又没有练过骑术,参战的话,只会拖锦衣卫的后腿。再说,这些夷人青年还是朱由诚特意树立的榜样。证明归附大明,什么都好说。而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死上几个,以后到哪里去找主动投靠的百姓?

贵州的山路果然难走,上坡的一段路只有羊肠小道,坡度也非常陡。骑马根本上不去,只能下马牵行。而马看到这么陡的路,吓得四蹄颤抖,动也不敢动,士兵们只能拖着马走。幸好朱由诚的黄膘马——大黄的胆量不小。朱由诚倒没有太费力。大黄走到山项,回头看看还在半山腰发抖的马,居然人立而起,发出“咴咴”几声长嘶,好像在嘲笑那些不敢上山的马。

朱由诚居高临下,观察下方地形。

其他夷人青年也跪了下来,齐声恳求道:“请朱大人赐名!”

朱由诚有些奇怪,这些夷人青年为什么那么喜欢汉人名字。他不知道,夷人仰慕汉人文化,常常说汉话,着汉服,他们本来也喜欢取汉人名字,但土司老爷垄断了取名权力,规定只有他的亲信才能用汉姓、取汉名。如果朱由诚能赐给他们姓名,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可以光宗耀祖,他们能不兴奋吗?

朱由诚本是随口提议,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夷人青年的强烈反响。不过,深度汉化夷族,把他们融入大明,原本就是朱由诚的一个设想。取汉名,就是汉化夷族的一个方法,既然夷人并不反对,那就顺水推舟吧。

朱由诚豪爽地一挥手,道:“好,全部赐名。来人,拿一本《百家姓》来。”

《百家姓》是一本识字的启蒙教材,百户们的手里都有,锦衣卫规定,空闲时间,百户必须教授士兵文化知识,《百家姓》便成了百户们必备的书籍。

和夷人青年说的一样,半山腰是一个缓坡,接下来是一片平原。从半山腰到平原的尽头,已经被人开垦好,似乎以前是农田。不过因为奢安之乱的缘故,百姓或逃或死,田地没有人管理,已经变成荒地。果然,这是骑兵攻击的好地方。

正查看地形的时候,他忽然听见旁边的树林传来“唏唏嗦嗦”的响声,不由得握紧钢枪,大喝一声:“什么人?”

树林里探出一张憨厚的脸,说道:“大人,我是甲……不,属下是古龙。我们已经取好名字了,现在赶来帮忙。幸好我们走惯了山路,这才能够赶上大人。”

侍卫们下去,片刻后便带来了一本《百家姓》。

这本书的主人平时一定很爱学习,因为书已经破破烂烂。朱由诚提起毛笔,涂掉了两个姓,一个“朱”字,一个“国”字。

涂掉“朱”的原因不言而喻,当今天子姓朱,朱即为国姓。未立寸功,而想要国姓,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而“国”姓,是他原来的姓,在他心中也是至高无尚的姓,不是亲信中的亲信,是不会随便赏赐这个姓的。

顺便说一句,初来大明时,他以为男生姓“国”,女生姓“党”,是当年孤儿院院长的任性,生造出两个旁门外姓,后来学《百字姓》的时候才知道,“国”、“党”两个姓在《百家姓》里都有,不由得感叹中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由诚道:“赐姓赐名的事,本官答应了。不过,汉人的姓名取了以后。将伴随一生,不能再行变更。所以,本官不会给你们指定姓氏,以免你们不满。大明百姓的姓氏皆出自这本《百家姓》,你们自由在上面挑选喜欢的姓,然后交给客千户。她会把你们的名字记录在战士名册里,之后这个姓名就算是你们的。你们可以和汉人一样,把姓氏一直沿用下去,证明你们血脉的传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