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间政道 > 第708章 一致同意

第708章 一致同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农业亏了工业补,好,我很欣赏这种算大账的超前意识!请贾想同志继续说。”

蓝京还是直接盖帽以堵住镇领导的嘴,因为他看出副镇长们明显都站在于怀冬一边,难怪那份空洞乏味的全年规划得起“一致通过”。

贾想道:“三是打造旅游产业计划,红石和龙王两镇中间有座龙王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矿业勘探时发现一个深遂无比的洞穴,两镇曾组织探险队往深处探了六七里还没看到尽头,据县志记载铜关当年属于太平天国势力范围,曾有往某山洞里深埋粮草和掳掠来的金银财宝的传闻,加之洞穴处处可见人工开凿痕迹,只要做出好的宣传文案加上好的规划、策划,一炮走红完全是有可能的……”

蓝京眉头耸动,道:“关于劳动力流向问题,我要泼泼贾想同志的冷水,即不要指望硬把青壮劳动力留在村里,养蚕业一年到头只有夏蚕、秋蚕两季,其它时间干什么?打牌、喝酒、打架么?交给中老年农民侍弄嘛,别贪多就行。养蜂、中药材等产业都是如此,不能搞运动式的推广普及,慢慢来,让家家户户有活干,收入逐渐提高。”

“蓝书记提醒得非常及时,我们会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注意!”

贾想接着说,“二是大力发展棉花种植,这方面呃……镇党委内部分歧较大,没能统一看法……”

于怀冬板着脸道:“贾想同志直说吧,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原因很简单,去年到今年全七泽就没看到有笑脸的棉农!如果自己的地,每亩投入1600-1800元,去年每公斤7.4块,单产300公斤能保本但不赚钱,去年雨水多很多地方都淹了,每亩减产50至100公斤,包地大户反映收购价10元还赔本。今年开秤价涨到8块,棉农本来持观望态度舍不得卖,没想到两三天期货价格下跌几百点,轧花厂降价也不愿意收,于是僵持在那里,引起无数起纠纷;正府强令轧花厂确保8块收购价,采购人员嘴上答应却处处挑刺,说衣分不够、水分超标等等必须降价,从轧花厂到棉农个个愁眉苦脸,还怎么继续扩大棉花种植?”

蓝京颇有些意外地看了于怀冬一眼,没想到这厮对棉花收购如此熟悉,眼睛没往笔记本瞟半下便能列举出各种数据,还真有两把刷子,遂道:

“关键在于国家18600元的保护价9年没变,今年8块铁定不享受补贴,因此收购价高了,棉农觉得反不如去年卖7.4块,加上国家、地方补贴能达到8.5块。期货市场则直观反映国家在棉花生产方面的正策转向,近几年鼓励棉花变玉米小麦,特别七泽部分田地玉米亩产达1.1-1.5吨,比东北黑士地产量还高,收益也超过种植棉花。”

镇领导们微不察觉地相互交换眼色,这组数据对乡镇干部来说属于基本常识,但蓝京匆匆过来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信手拈来,使得大家对这位空降的年轻县委书记印象顿时大有改观。

分管农业副镇长道:“今年包地种红枣尽管收购价提高也亏钱,原因跟种植棉花差不多,当然也不能怪正府,三年前红石包地费用才1500-1800,后来被炒到2200左右种西红柿,药材,辣椒,基本都赚了钱,平均算下来100亩地包一年稳赚15万左右,但要是种植棉花、红枣,反过来可能亏损,这就是一个方向问题。”

蓝京道:“这样看来红石班子持反对意见居多,贾想同志再说说坚持的理由?”

贾想道:“我的理由也很简单,坚持大面积棉花种植能够振兴红石当地包括轧花厂在内的棉纺产业,农业亏的钱由工业赚回来,大账划得来!如果我们跟风种植玉米、小麦、辣椒等等,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收成不好时亏本,收成好被压价还是亏本,根本没有喘口气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