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唐 > 第285章史诗之战(7)

第285章史诗之战(7)(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万军卒严阵以待,气势肃杀。

李光弼全副甲胄跨在马上,缓缓高举长枪,向着西南方逻些城的方向大喝一声“开拔,目标吐蕃王庭逻些城!”

三万大军顿时齐声呐喊起来大军开拔之际,刀枪如林旌旗漫天,震天动地。

乌海城原先是吐谷浑王国的一座要塞,后来吐谷浑被吐蕃灭国之后,乌海便被吐蕃人改造加固成一座中型城池,城墙高大,占地极广,非三角城可比。

而居住在此城中的也多是吐蕃东北一些中小部落的贵族。这些贵族各自有领地,但其领地和部民由属下统率游牧本人却学大唐贵族一样在城池中购置产业宅院,享受生活。

李光弼明白,两宁州固然要保全,但张瑄大军的安危更加重要。

若是张瑄的军马出现问题,大唐军马不仅会吃大亏,还会一路溃败下来,最终会保不住两宁州。

就算是勉强退守两宁州,这场大败也足以伤及陇朔大军的元气。而更重要的是,因此会得到朝廷的降罪,导致前面的诸多胜利果实瞬间化为泡影。

李光弼作为当世名将,心胸视野胆识皆过人一筹,这是张瑄之所以重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根本因素。到了关键时刻,郭子仪和李光弼这种大将就会发挥不能替代的作用。

李光弼稍加思量,便有取舍。

因为这些贵族的存在乌海城不仅有吐蕃正式的军卒,还有大量的私兵。

化留下一万兵马退守积石山下扎营,守卫两宁州,主要目标是防御北上的沙弥部一万人。当然,沙弥怀着保存实力的心思,行军非常缓慢,等沙弥部赶到两宁州时,或许这场史无前例的唐蕃战事已经结束。

李光弼亲率三万大军没有去增援乌海一线的张瑄,反而挥师西进,大张旗鼓,摆出了一副进攻吐蕃王庭逻些城的架势。

李光弼这个决定是极其大胆的。深入吐蕃境内,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但如此围魏救赵之策,远远要比直接的救援更加有效力,除非赤柱想放弃他的王庭,否则,他必须回军救援逻些城。

这样一来,李光弼所部就起到了救援张瑄大军的目的。

西北风呼啸虽然吹散了漫天的阴霾,露出了高悬于天际的一轮红日,但寒风刺骨,切割面容生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