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还看今朝 > 第三卷 第一百一十九节 南行(2)

第三卷 第一百一十九节 南行(2)(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沙正阳没有接话,对方却打开了话匣子。

“沙主任,不怕你笑话,全县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五百万的,只有十一家,过一千万只有四家,超过两千万的一家没有,产值最高的是县农机厂,但亏损最大,还有一家产值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但几乎不盈利,可我们也很满足了,好歹它能交税啊。”

这就是国内很多县份的现状。

尤其是内陆地区,像样的国企基本上在市里,而区县这一级的国企,基本上都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一旦进入了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竞争中,就在和乡镇企业的对决中败下阵来,然后乡镇企业如果不进行权属改制,又会逐渐败给私营企业,这就是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企业变迁史。

“北溪的乡镇企业情况怎么样?”林春鸣调研北溪时,沙正阳没有参加,即便是参加了,恐怕也很难了解到北溪工业经济真实的一面。

连杜大伟这个县长自己都觉得人家凭什么要来你这里投资?

现在市开发区上好的位置条件摆在那里,北溪能开出来的条件,市开发区一样敢给,人家凭什么不去开发区要来你北溪?

矿泉水项目稍微给了杜大伟一点儿信心,这玩意儿市开发区还真没有,全市除了东峡,也就只有北溪和柏山有,但柏山的开采条件远不及东峡和北溪,所以北溪赢得了这个项目。

对于工业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北溪来说,能拉到一个像样的项目来落地是真不容易了,所以杜大伟觉得县里对自然堂的这个矿泉水企业还是比较上心了。

当然县里条件摆在那里,有些时候提一些要求也是迫不得已,只能说希望企业能理解县里的困难了。

上次和自然堂的高总交谈时杜大伟就能感觉到,沙正阳在自然堂水业的威信很高,据说自然堂水业也是对方一手做起来的,既然如此,只要有沙正阳帮忙游说,假如真有这个项目要落地宛州,那落户北溪把握就大了。

“杜县长太客气了,都是为了宛州的发展,我当然也希望自然堂的茶饮料项目能给我们宛州本地的经济和老百姓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了。”沙正阳看了看表,又看了一眼窗外漆黑的夜色,“应该快到武昌了吧?”

“还得要会儿。”杜大伟也看了一眼已经黑下来的窗外,“沙主任去过珠三角那边吧?我去过一次,86年去的,那时候就感受到了那边和我们这边的不一样,总觉得他们那边连走路都比我们这边快一个节奏,你到那里也得要下意识的跟随着他们的节奏走。”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话就是他们那边提出来的。”沙正阳点头,“很多人都体会不到这里边的精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需要大家都按照市场经济来办事,我们传统的农业经济节奏正在被打破,而工业经济就是要求讲求效率,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节奏不适合工业经济社会。”

杜大伟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都知道工业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可是对于我们北溪这种几乎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的纯农业县来说,要想发展工业经济是多么难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