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锦绣八零 > 第59章 卖大米

第59章 卖大米(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一道手电筒的灯光朝她们扫了扫,接着就有人过来问到:“这袋子里是啥?”来人是个中年妇女。

听见有人来问,锦绣赶紧站起身小声回答到:“是大米。”

“咋卖的?”那人也压低了声音。

锦绣赶紧说到:“这里是三十斤精大米,不收粮票,两角钱一斤。”

“两角?这么贵?”那人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显然有点不满意,现在一般的大米凭票买才一角左右。

富平县其实跟它的名字并不搭边,虽然不算十分的贫穷落后,但在全国的大环境下,富平县的人均年收入,也仅仅只够温饱。

农村的人家还好一些,起码有点自留地能种些瓜果蔬菜,多少顶点用。县城和市区里的居民,所有的嚼用都指着每月的供应粮。现在的生产水平有限,每个月能买到的粮食十分的有限,一些家里孩子多的,每天只能勒紧了裤腰带,恨不得数着米粒下锅。

一到冬天,日子就更难过,别的倒还好说,只是这蔬菜就难得了。基本上所有的人家都会趁着秋天时多买些菜,晒成菜干或者腌成咸菜,只为漫长的冬季能有些菜下饭。

好在现在的物价不高,除了人口特别多的家庭,基本都能有些多余的粮票和钱,城市里的居民们便会拿着这些余下的粮票去换些能改善生活的东西。

只是现在私下做买卖都属于投机倒把,但群众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默守陈规,不让买卖,那就交换吧。

锦绣压低着声音说:“大姐,我的大米好着呢,您绝对不吃亏。”说着,又赶紧弯腰去解袋子,想要让那人看看大米的成色。

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是偷偷的交换一些物品,后来渐渐的发展到用粮票换,用钱买。随着大锅饭制度的尾声越来越近,政府对这些事情也不再管得那么严厉了。而交易的地点也由最初的私自约定地方,变成了集中在一处。

只要交易的东西不过分,政府大多时候也对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也是要吃饭穿衣的,有些正规渠道不好弄到的东西,基本都能通过这种方式弄来。

而这个交易的地点,就定在了县纺织厂门前不远的街上。因为交易时间都是晚上,被大家叫做黑市。一到晚上,整条街黑灯瞎火的,交易的时候需要各自带一把手电筒确认钱货。

白月带着锦绣,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地方。

找了个背风的墙角,两人把自行车停在身后,把那一小袋子大米放在跟前,便蹲在那里小声的交谈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