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

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现在,袁世凯的这份电报一来,却说的人心服口服,那边交涉尚在进行,希望尚存之时,江苏陆军若是强要出兵,那可就是擅挑战事于国,中央那边可就没什么回头了,现在这先行交涉的帽子一扣,淮海这边根本就是无言可驳。

“嗯,韩武晋升一级,领中将衔,这也算是解决三个师下隶属的问题了!”

相比于陈陶遗的感叹,李子诚到是更喜欢那一份电报得到的“实惠”,事实,现在自己要从袁世凯那里争的就是一些有名无实的“实惠”,有一些有名无实的“实惠”稍做文章都有意外收获,就像自己这淮海经略使,别人做是无钱无权的“虚衔”,可自己戴这帽子,谁敢说自己无钱无权?

而现在韩武的“中将军衔”,虽是名,可却解决了江苏陆军中早已经存在的问题,去年袁世凯给江苏陆军埋下的不和因素之中,其中一个,就是三位师长皆是少将军衔,而韩国江苏陆军参谋长兼任第三师师长,也不过是少将军衔,这就造成两个少将听命于一个中将,这或多或少的总是一个问题。

而现在,袁世凯却帮自己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袁世凯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

“但蒙古之地涉及到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若中央不为,只恐将成千古罪人!”

在吐出这番话时,袁世凯脸浮出些无奈之色,蒙古问题中俄交涉近两年,于1913年11月拟定了一份中俄声明文件,用蒙古自治作底线,交换了俄国政府对民国政府的承认,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大底线。

如果是在去年,江苏陆军呈请武力收复蒙古,他只怕会立即就会点头,然而现在,一方面固然是有中俄声明于前,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不想,不是不想收复蒙古,而是不能挑起有俄国插手之战祸。

而另一方面,若是直言相拒,又怕落人于口实,陷已于不利之境。

“还有六十万元军费,咱们的袁大总统倒是挺大方的,这六十万,可是能办不少事情!”

第一次从“中央”手中讨来银子的李子诚犹豫片刻。

“既然大总统这么大方,咱们也不能小气,从经略使府划过去一百万元给参谋部,着其组建江苏陆军航空队,还有,把连云港蓝天航空队划入江苏陆军!”

撇见袁世凯脸的难色,熟知边务的徐世昌岂会不知他心中的难道,于是便开口说道。“大总统,回复江苏之请,实为简单之极,此等忠于国事之心,自当给以嘉奖,江苏陆军,去岁整编至今不过九月,可由陆军部拨几十万元供其改善装备,于苏省加以练兵,中央现与俄人交涉,若进展所无……”

“……苏省官兵忠于国事之心,实为可嘉……对外交涉,我民国初建,不可擅使武力,虽以和平为始,然却不得不以武力为盾,若交涉失败,为维国家之统一,自当断然使用武力,以行统一……”

念着从江苏省转来的电报,陈陶遗忍不住点头说道。

“经略使,这大总统的电报是无从可驳啊!”

对于陈陶遗来说,几乎是在江苏省陆军参谋部发出那份电报之后,他便断定中央绝不会同意,原本都已经准备了一份数千字的通电,只要中央复电一来,就以江苏省都督、淮海经略使副署的方式发出通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