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351章 广州

第351章 广州(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放下手中的报纸,神情严肃的李子诚,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佩服范旭东的见地之余,倒是在心下盘算着“一业一企”方针实现有多少可能,原因非常简单,在穆的电报中,尽管他赞同公司合并,但是却对范旭东多少有一些提防之意。

以的强势力面对企业合并,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其它的企业,可企业合并却是中国工业实业经济展的必经之路,否则中国的实业界就是一盘散沙,后世的经验清楚的告诉李子诚,行业间如果没有一个核心,没有形成一个团体,很容易被外国人各个击破,利益,对于很多企业主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尤其是当整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生矛盾的时候。

“经略使,在想事情?”

章炳麟的询问,让李子诚苦笑着摊开双手,然后不无感慨的悄声说道:

“没有办法,公司的事情、公署的事情,所有的事都要过问啊……”

之所以选择钢铁产业,不仅是因为这一产业现在的暴利,同样还因为李子诚掌握着汉冶萍公司的股权,而且汉冶萍公司最近还向实业储蓄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用于兴建的炼铁高炉、炼钢炉以及轧钢厂。现在两家企业的合并,已经被摆到了议事日程,可就在这时,由久大精盐、丰收肥业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永利化工却试图同共和染料合并。

“范旭东!”

在惊愕之余,李子诚对于这个人倒是不陌生,事实,任何后世之人,对他都不会陌生到那里去,也正因如此,当范旭东在连云港办厂之后,他才会将纯碱的制造专利交给久大,换取久大的股份。

“永利化工与共和染料合并为一家企业!”

瞧着电报的内容,李子诚在嘴边自语着。

此时飞机在绿水青山的南岭空穿云破雾。翻阅着笔记,并在笔记记录下公司面对的问题,李子诚心中不时掠过一阵阵懊恼的阴云。

除非公司作好准备,利用技术优势,通过打压的行业机构,只有如此,才能迅建成行业垄断组织,但是这却不是李子诚愿意看到的,因为或多或少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实业家,李子诚都有着浓浓的好感。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社会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外有列强鲸吞蚕食、虎视眈眈,内则政治、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从19世纪末中国人图强以来,一批批中国的实业家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国企业。这些实业家们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图强为动力,张謇、周学熙、卢作孚、荣氏兄弟、简氏双雄……这些名字接连出现在救亡史册。他们或兴办实业,或钻研科技,或仗义疏财,或扶持教育……为振兴中华、帮扶民众而殚精竭虑。这些人的传奇经历,这些事的巨大影响,都在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公司可以掌握新新企业70%以的股份,公司聘请范旭东为新企业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

看到这里,李子诚点了点头,在中国一直有一句俗话“宁为鸡,不为牛尾”,范旭东能够以牺牲企业自主权,换取一家化工垄断企业的出现,这种魄力在中国实在是有些罕见,按照“一业一企”的规划,最大的难度并不是公司,而是中国人“宁为鸡,不为牛尾”的心理。

“通过减少对英法出口,加大对美国出口,打压美国化工产业,以占领美国市场为最终目的……”

野心勃勃啊!心下感叹之余,李子诚又朝下面看去,越看脸色越显得严肃。

“……通过对美国、亚洲市场的控制权,在战争结束后,同英德两国化工企业达成国际市场分割,从而确保中国化工企业界不至在战争结束后陷入恶性降价竞争之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司利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