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49章 游说汤氏 (求月票!)

第49章 游说汤氏 (求月票!)(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李子诚在就任总理时对国民作出的承诺,就其全力推行的财税改革而言,无疑兑现了他的诺言,通过对关税、盐税两大税种的整理、提税,使得中央获得了充足的财税收入,所以其才能在很多财税问题上对地方作出让步,而正是这种稳健的政策确保了国-务-院政令的畅通,可是现在……

想到国-务-院之前下发的《全国剿匪令》,汤化龙却是一叹,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个半年为期的《剿匪令》实际上,是在逼各省作出选择,是妥协,还是……单从这一国-务-院令上看,现在的总理,那还有当初的“稳健”。

难道总理被过去半年间工作的顺利给冲昏了头脑?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汤化龙才会在二弟发电报向他询问的时候,在思索良久后,回电让他“等等看”,也许,只是一时失误……可现在看来,汤化龙能感觉到,眼前的这位总理,绝没有被那么“一点不值一提的成绩”给冲昏了头脑。

这不过只是他的一步棋!

第49章游说汤氏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初的历史或许最令人惋惜的一段历史:尽管议会政治滥觞,而隐藏于其后的民主共和精神,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宋教仁是为数不多的理解者之一,却遭到了暗杀,凶手至今是谜;另一深谙民主共和精神者汤化龙,也没能逃脱革命党的枪杀。”

在大多粗数时候,李子诚经常是脑子里一面思考着问题,一面照常运转着。此时看着坐在面前的汤化龙,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出这么一段话来,回忆起关于民初历史的点评文章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对宋教仁的遇刺而倍觉惋惜,同样也为眼前的这个人生出可惜之意。

在这个时代面对每个人都试图僭越规则的情形,深谙民主共和的汤化龙显然有太多的无奈,或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那曾经射向清廷的子弹,拐了个弯,射向了昔日志同道合的盟友,辛亥革命的余声,吊诡而悲壮。

望着总理,汤化龙同样沉默着,他知道,现在,两人的谈话不可能再像先前那么简单,关于实业发展的问题总是简单,无非只是政府如何引导全国产业发展,如何创办更多的示范性的、受保护的工业经济开发区。

“济武,昨天,我看到一份报纸!”

声音微微提高,李子诚拿出一份报纸来,这是一份广西的报纸,发行于十五天前,也就是他签署那道命令的第二天,这份报纸是通过火车、飞机一路转到他的手中,作为国务总理,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看各省的报纸,并非只是剪贴要闻。

在这个时代,舆论享有充分的自由,报纸上99%的文章都没有“官方报道”的“权威”,是百分之百的民间直接反应,所以,李子诚才需要这些报纸,需要这些报纸去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看所谓的“官方资料”或者“官方报道”,那不是“脱离群众”,而是慢性自杀式的自我封闭。

这些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难题,唯一的难题就是财力,只要解决了财力的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眼前的这位总理却是一位开源的能手,将总税务司收至财政部名下,再到收回关税,再到利用善后借款以盐税做保,对盐税进行的整厘,再到借关税自主,要求各省放弃厘金,中央政府给予补贴,再到财政部开始划分国税、地税,确立中央与地方财政体系等等,在过去的半年中,眼前的这位总理推行了太多的新政,而这些新政指向却是解决中央的财政问题。

在一些人眼中,李致远是一个开源的能手,他所推行的一切工作,都是借势而为,即便是地方上心下不愿,亦无力反驳,在裁撤厘金的问题,因与同各国签署的《关税自主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关税自主的前提是中国裁撤厘金,因此,他轻易的给各省扣上一顶“爱国与否,自行决择”的帽子,同时通过增加地方补贴的方式去缓解地方因厘金被裁造成的损失,通过数月的努力,已经有二十三个省明确表示支持裁撤厘金。

而在盐税的问题上,通过提高盐税、整厘盐税收支,将未来盐税收入整理三份,五成由中央收回,两成留做地方教育经费,一成五为地方交通建筑费、一成五为地方实业拓展费,至于税制的改革,其更是进一步,明确划分了国家税和地方税的范围,这样,通过法律的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地方的财政困难则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面。

而通过关税、盐税的专项经费转移,使得地方甚至受益于其推行的财政改革,可以说,正是他的这种“慷慨”才使得地方上对其财政政策表示支持,地方并未因其推行的新型财政政策吃亏,才使得地方未因此生出离心。

“推行稳健的政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