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80章 贝当的门徒

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是夏尔!”弟弟说。“我没有把情报吞掉,我把情报交给敌人了。夏尔把我痛打了一顿!”

还有一次,也是玩打仗,他哥哥格札维埃因为一直装扮反面的德国皇帝而感到腻烦了,想换着当一回法国国王。但夏尔坚决不答应,他生气地连连顿足,高声叫喊道:

“不行!不行!法国是我的!”

那时戴高乐自己当时也没意识到,他激动时不假思索喊出来的这句话。现在竟然让他再一次站在弹片横飞的战壕之中,向着上百名随时都有可能被“阿尔弗雷德的咆哮”吞噬的士兵们喊了出来。

“法国是我们的!”

而他的大伯父,那位他直接继承了其名字的夏尔?戴高乐,则对他的影响更加奇妙。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在每一个遭到侵袭的军连里,

每个人都在与敌人激战。

他们是不问举起军旗发出第一声集合令的人的军衔高低的。

夏尔?戴高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听父亲讲述他在德国人包围巴黎时负伤的经过,听母亲回忆她的双亲在得知踌躇满志的巴赞元帅率领全军投降的消息时潸然泪下的情景。那时夏尔?戴高乐的年纪还实在太小,但小时候的记忆也足以使他在成人后认识到小时候所接受的一切,国耻和荣誉、爱国和祸国、宗教和信念,都是当时整个法国、更是戴高乐家人餐桌上交替谈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家庭道德氛围中,夏尔?戴高乐自然而然的树立了报效祖国、重振法兰西、再塑军队形象的宏愿,也像他的身体一样,逐渐成型。

此时,空中的啸声突然与地面发生了碰撞。下一瞬间,在一阵天摇地动之中,强烈的冲击波裹肋着上百吨泥土从数百米外冲击了过来,原本明亮的天空被爆炸的烟云所笼罩,堑壕内落入了大量的泥土,那烟尘和泥土几乎要吞噬一切。

这个家庭传统的文学氛围,也对他人格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带他去看罗斯丹的《小鹰》。他被这出爱国主义的戏剧迷住了,一回到家就一本正经地宣布他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兵。后来,他把这位爱国诗人的作品《西哈诺》全部背了下来。爱国诗人佩居伊也是夏尔?戴高乐终生崇拜的对象,他诗中的女主人公圣女贞德的爱国主义形象,和他的“法国是母亲,她的儿子们的责任就是为她效劳”的观点,始终影响着这位年青的上尉。

少时所受的教育和影响,使得尚还年少的夏尔?戴高乐形成了他“对法国的一定之见”。这就是——为了祖国的振兴和富强,每一个公民都应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在国势日衰的情况下,只有参军当兵才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式。

当然,10多岁的孩子“当兵”只能是游戏。但他的游戏也体现了他幼小的心灵所感悟到的责任心。一天,他的小弟弟皮埃尔嚎陶大哭地跑回家来,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夏尔打我了!”妈妈追问根由,皮埃尔说:

“我们玩打仗,我装特务,送情报时被抓住了。我没有执行司令官的命令……”

“哪个司令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