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130章 材料学

第130章 材料学(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什么,我是说你的试验进行的怎么样了?”

“很顺利”

一提到试验,为擅言词的陈方翰的话顿时跟着多起来。

“现在,我们正在对楠竹进行试验,这也是一种竹子。在西南地区非常普遍。来源多、产量大,供应极为充足,我们选择的楠竹高度在五至十米之间,直径六厘米至12厘米的楠竹65株,制成合格标本上万个,分别作了比重、收缩、抗张、抗压、抗弯、抗剪等强度试验,以及不同含水量与强度关系等试验,仅只是抗长强度与部位关系一项试验,就进行了两千多次……”

尽管当着教授的面,陈方翰还是没有把试验结果说出来。现在所取得的试验结果远比他当初想象的更为成功,在距离竹材表面约8厚度处的抗张强度与比重的比率三倍于公司所用的杜拉铝,而这个结果在上报公司之后,他所在的试验组被迅速充实了起来。而且也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在公司看来,他们或许得到一种可以全面取代铝合金的“新型材料”,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材料全部来源于国内,来源不受限制,这是发展军事工业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条件。

即便是在选择桦木之后,公司亦成立研究所,并且派人前往国内各省,采集样本,购买不同的种类的木材,进行力学和相关性质的试验,在过去的一年间,陈方翰所在的研究所采得试材达三百余种。作各种强度及物理试验达二十九万次之多,制定的《飞机木材之处理与使用》、《木材力学试验标准草案》除去成为公司的标准案外,还成为航空工程科学的教材,即便是直到现在,对各种木材的研究的力学性质试验仍然在进行着。以得出最为可靠的数据,以适应于飞机设计及制造。

而在这些试验进行的同时。层板的制造和使用都在不断的改进着,在一架飞机上采用多种材质种类不同的航空层面,在满足性能的同时,又降低了飞机的自重,早在几个星期前,全木制造飞机制造就已经获得成功,而且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铝、木混合飞机,以节省铝合金的使用。

而此时,陈方翰之所以会在课堂上走神,却只有一个原因,他所申请的试验,现在正在进行之中,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不过只在航空研究院当了几个月助理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申请到一个科目,是因为他所申请的科目开创性的提出了另一个材料——竹材。

想到自己的试验,陈方翰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两个月前,那次午饭之余的意外发现之后,用半天的时间进行测试,不无激动的向院里提出试验方案时的激动。

“……竹材的强度材度,近表皮的无节部分,也就是竹青部分的抗张强度和用于制造飞机的杜拉铝相等,而他的比重仅为铝合金的三分之一,各项强度亦比木材为佳,相比于木材,其更适合制造飞机。”

随后两人一边走,一边相互谈论着材料工程技术问题,准确的来说是相互请教,作为学生陈方翰极为擅长天然材料。而孙启明这个德国人,更偏重于金属材料,这种互相交流或许可以各取所长。

“……天然材料,最终还是受限于天然材质的最基本性能,它的提升是极为有限的,短期内或许,天然材料可以成为优良的航空用材,但就未来的发展来看,还是铝合金的发展更具前景……”

也正是在那个建议之后,他得到了一间试验室,甚至得到了几名助手——他的同学,以及一笔还算丰厚的——两千元试验经费,以进行他的研究,从而确定竹材是否适合用于航空制造。

“怎么样?”

在下课后,孙启明,这位刚刚改用中国名的德裔教授看着自己的学生,之前在课堂上,他就注意到自己的学生走神了,对于陈方翰的走神他到是能理解,也许,是因为他的试验,对于材料工程而言,在试验上所学到的,远超出在课本上所学到的。

“非常抱歉,孙教授,我……”

陈方翰不无歉意的看着教授,连忙道起歉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