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125章 应该

第125章 应该(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当然不是相比于公司,中国更需要这所大学,更需要从这所大学中走出的工程师们、专家们、学者们,去改变这个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固然,公司需要大量的工程师、专学、学者,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我更希望有朝一天,德华大学会成为一个华丽的梦想。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所希冀德华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用以重塑这个幕色沉沉、喑哑沉沦的国家……”

在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的时候,在这一群穿着学士服的青年人中,宋家诚有些激动的看着台上的总理,就在半个小时前,他的教授通知他,待演讲结束之后,总理会抽时间见他,这意味着他的梦想,也许很快就能变成现实了。

“梦想”

话声稍顿,看着台下的众人,李子诚笑了笑。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未来的中国,同样也应该是一个可供任何人实现个人梦想的国家,这正是我所致力的,也是我所努力的,之前,教授联席会议的几位教授询问过,是否能在你们的毕业之际,给你们一些人生的启示,其实……”

而伴随着这种期待的是,就是把李子诚个人给理想化,而正是这种理想化,使得“刺李案”后,外界能够在最初的惶恐不安之中,转而又一致相信——小李总理不会“因私废公”,为国纵死千回亦何妨,怀揣如此赤子之心的小李总理,又岂会行亲者痛、仇者快,掀起内战之事?

显然不可能

而事实,也未让他们失望,他们看到,搭乘军舰到达连云港的李子诚,并没有去关心“他”的军队,更没有动员没线多达数十万的劳动军团,至于派往各省的内务部队,依然认真的履行着剿匪任务,至于国务院所属机构,依然是依如往日的认真工作着。

对于李子诚,数以千百万的国民,总是怀揣着这样,那样的期待,他们清楚的知道,只要“袁李合作”仍在,那国家,就有富强的一天,至少,这太平日子就不会被打乱。

当他们中的许多人放下心的时候,作为国务总理的李子诚依然呆在连云港,视察着自己的工厂,了解着过去一年公司的各项发展,尤其是技术上的发展,当然,在很多时候,他会有所侧重。

笑了笑,李子诚看着这些年岁与他相当的年青人,自己可以给他们启示吗?

“我们年岁相当,在这里,作为一个同龄人,或许,我唯一能够给予你们的建议是,做一个有所担当的人,对个人、对家庭、直至社会、国家,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会走向强大,亦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点燃人生的火焰,这个国家才能获得真正的责重生

好了,同学们,希望你们记住这一天,从这一天开始,你们将会推动着这个国家走向重生,走向辉煌,我期待着与你们同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祖国为了祖国而奋斗”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伴着毕业生们的呐喊声响了起来,青年人总是容易被煽动的,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们,亦是容易动情的,毫无疑问的,李子诚又一次挑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尽管言语并不多,但对于他们而言,却已经足够了,已经足以让他们铭记终生。

“哒、哒……”

比如,就像现在,在德华大学第一界毕业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不待学校邀请,作为学校的创办者,同样也是大学董事会主席的他,就主动的来到学校,来到这所他寄予了太多希望的学校。

不过,对于外界的期待。作为当事者的李子诚自然有所了解,事实上,这正是他所期待之事,甚至于。对于一些“下属”们的推波助澜,也是持以纵容,毕竟,出于对历史的了解,李子诚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到了21世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浓浓的“圣君”情结。更何况是现在,“负天下之盛名”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还有利于计划的实施。

不过,相比于“负天下盛名”,只有李子诚自己才知道,真正能够引领国家强大的并不是他,而是一代、两代中国人,尤其是德华大学中的那些青年学生。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四年前,我创办了这所学校,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大学。我的回答非常简单,我的公司需要,仅仅只是我的公司需要吗?”

站在德华大学的大礼堂,面对着数千名即将毕业的的德华大学的师生,虽说演讲已经开始了几分钟,但李子诚依还是显得有些紧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也许,在这台下,就坐着未来的大师。如果自己的演讲稍有差池的话,那么,也许会误导他们一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