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忙碌一冬,赚个两税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忙碌一冬,赚个两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句容织造大院则不同,搅车、弹弓的应用,让棉花的处理效率超出了往日五六倍之多!

比如弹棉花,传统工艺一日只能弹一两棉花,需要十几人才能供得上一台纺车,但引入悬吊大弹弓之后,一日一人可弹四五两棉花,只需要三四人便可供得上一台纺车所需。

还有新式搅车,更是让捍棉花提升了七八倍效率。

技术就是生产力,这句话一点不虚。

虽说纺织环节的改进有限,但整个流水线的工艺,无缝对接的方式,集体织造,专职织造与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都让纺织效率变得前所未有。

顾正臣盘算着县衙中的胥吏,几经考虑,最终写下了班头杨亮的名字。

杨亮,原县学宫生员,教谕、训导对此人的评价颇高,说他“善思善为,善人善德”。

按理说,有这个评价的杨亮应该是个老好人,但顾正臣不这样看,杨亮这个人有着一股子血勇之气,敢闯敢冲,大卓山矿场时,杨亮作为班头,带衙役便冲锋在前。

他虽是个文人,看似文弱,实则内心刚强,有一身倔强的傲骨。

敲定举荐名册之后,顾正臣拿起看着家书,昏昏睡去。

初冬若无徭役,百姓便会赋闲,这是一年之中,少有可以歇息的日子。

只不过对于这一年的句容百姓而言,很多人都没时间歇着。

织造大院完成了三轮优化流程之后,打通了采购棉花至织造印染、仓储所有环节,当第一批棉布完成时,顾正臣请布行掌柜亲自盘看,确系结实耐用,不输市面上任何棉布,这才放心下来。

印染提花,顾正臣并不做要求,这些棉布直接卖给户部或兵部,说白了,这是军需品,军队棉布不需要花里胡哨的颜色,更不需要过多的花印。

民间织造,从摘采棉花到一匹棉布,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毕竟不是职业织造,百姓家的妇人虽无法相夫教子,但也需要照料孩子与公婆,每日抽出点时间织造,总不会太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