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221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221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番话是朱棣讲给儿子听的,如今看来,却是要再提点朝臣一番。

能不能体会其中深意,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有造化的,必将得到重用。

脑子转不过弯来的,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就只能一路后腿,彻底被同僚甩在身后。

暂时压下朝堂上的声音,朱棣再次召见杨铎,随即,锦衣卫北镇抚司做出了一番调动,随同孟清和北上的锦衣卫回京述职,其后再前往山西,云南,福建等地公干。

开互市,办儒学,提高边军待遇,招抚化外边民,一件件,一条条,早已写成奏疏和锦衣卫的条子摆在御案之上。

信不过兴宁伯,还信不过自己的儿子?

洪武帝能将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出去,给他们军队,令其镇守一方,就是因为在老子跟前,做儿子的永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如朱棣这样的猛人,不也是等老爹大行之后才敢造侄子的反?

以朱高煦和朱高燧,更不敢轻易在朱棣面前玩心思,何况还要再加上一个沈瑄?

给儒学和边军的奖励,都是大宁都司发的,名义上,却是天子的恩赏。

杨铎亲自带人前往北京,再往大宁,开原,宣府,传达天子敕令。

朱棣挂心的,不是孟清和等人的忠诚问题,而是要清查某些不安定因素,揪出一些背后势力安插在几地的探子。

部分机密之事,北京巡按御史都未上报,朝中的一些人是如何得知?

李景隆和邱福被弹劾的风波尚未过去,朱棣始终有个猜测,却一直没能得到证实。

他需要确认,即便有丁点的蛛丝马迹,也不能放过。

学子和边军感激大宁都司不假,忠诚的却仍是他这个天子。

从锦衣卫送回的密保可以看出,兴宁伯清正廉洁,朝廷发给他的宝钞,多以天子之名又发了出去,这让永乐帝十分感动。

不想着搂钱,却为国散财,这得有多高的思想觉悟!

至于孟清和派人随郑和船队下东洋,计划同东洋各国互通有无一事,被永乐帝直接无视了。

“用人之道在得其心。体其情,恤其弱,人有感恩之心,如此,再图其功,未有不得其力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