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师 > 帝师 第126节

帝师 第126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是不想动,而是不敢动,也不能动。

以韦经为例,其是成化帝委派,得弘治帝信任,在两广之地盘踞多年,手握实权,对朝廷多有贡献。在两广镇守面前,三司衙门都要退一射之地,土官番司更以得见为荣。

想动他,六部都要仔细掂量。

再者,宦官和朝臣属于两个系统,没有天子下令,刑部大理寺也不敢随意拿人,否则就是越权。

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天子忽然改变想法,不再和群臣僵持,直接向镇守太监下刀,第一个挨刀之人就是两广总镇太监!

杨瓒站起身,因距离远,看不清朱厚照的表情。但想也知道,这小屁孩绝对是双眼月弯,嘴角上翘。

三位阁老站在前列,心中皆有疑惑。

关于镇守太监的去留,天子和群臣僵持整整一月,不见半点让步。几番当殿发怒,起身走人,将文武百官晾在西角门。

今天早朝,刘健已准备好奏疏。

如果天子依旧故我,刘阁老绝不会善罢甘休。不在奉天殿落天子颜面,退朝之后,讽谏奏疏也会送入乾清宫。

仔细揣摩这道圣旨,无论文武都感到心惊。

两广,江西,蓟州,山东,陕西。

不是边疆重地,也是丰产粮税之所,要么就是水路输送关要。

各处镇守太监深受皇恩,皆同韦经类似,在当地盘根错节,根基之深难以想象。结果天子一道旨意,根本用不着多费口舌,全部押解还京。未被召还者,也是遣人申斥,革三年禄米。

冷光闪过,鲜血飞溅,杀鸡儆猴!

未料想,不等他行动,天子连下两道诏书,干脆利落将事情解决。

金口玉言,谁能反对?

纵然是反对,又有什么立场,用什么理由?

百官弹劾镇守太监不法,天子同意召还数人,并下令严惩。黄绢上加盖宝印,没有半分虚假。足见天子下定决心,绝不是敷衍了事。

按照群臣最初的想法,循序渐进,先拿下几个根基不深的太监,再对老资格动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