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王之友(重生) > 帝王之友(重生) 第232节

帝王之友(重生) 第232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崔鹏昉看着地图上崔季明所拥有的藩镇疆域,越想越觉得心惊。

为何几镇共同争夺的地方,短短半年,就让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野将打下来了?单他不打濮州,不吞郓州、德州,而非要北上打相州、贝州,就足够看出她行事的计划性。

不是那种打仗如何并军突袭的计划性,而是对于自己每一步怎么走,怎么养兵,如何不跨黄河而保障不被郑裴两家围攻,又如何保证自己藩镇的疆域不会因为贪婪而过于狭长,如何才能将每一步都走稳——她都有仔细考虑。

她步步为营,河朔一带的形势,不是因为哪里好打容易打她才打下哪里的。而是因为哪里要打,哪里必须打,她才出手。

崔鹏昉猛地抬起头来,那位年轻的季将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影壁之后。

虽然这张简单的卷轴地图上还是六镇,但已经是半个月前的更新度。清河本家看着大门合拢,却不是在这里等死。

崔鹏昉:“这一段都在魏军手中?只是我听闻你的水军,不过十几艘抢来的大船可作战,更多的都是小船?”

崔季明手指划过黄河经过洛阳后向东的这一段上游,道:“对,五镇境内黄河三分之二的流段都捏在我手里。沧定军在我下游,我就是在这儿撒尿他都要无奈接着。郑家在对岸,但靠近黄河的大城只有濮州一座。裴军靠近的是济水,济水源头都在山东境内,这条河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法通向外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位置,我才敢谋此大业。”

崔鹏昉沉思了片刻:“听闻朝廷在太原、幽州各有驻兵,实力不弱。若恒冀、沧定攻打这两座城,你认为他们多久能打下?”

崔季明道:“我认为他们打不下。本来太原与幽州都是城池极为坚固的几百年重镇,年年修复城墙,三十万兵全押上能吞下一个城。然而,恒冀沧定没有这种勇气。他们粮草军饷不足,攻城是为了补给,他们不敢太豁出命去,怕没攻下城来先耗空自己。”

身边小童撤掉崔季明刚用过的杯盏,刚刚的锦衣老者和其他几个崔家男子都从侧间走了出来,沉默地站在两边。

崔鹏昉松手,顿坐于地,叹:“……清河自诩天下名流,这一代,为何没能出过像他这样的少年郎。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崔家子,清河或许也不至于是今天。”

崔季明走出大门,她的近千士兵在门外沉默有序的等待着她的归来,崔季明翻身上马。

纵然当年救助她的崔家旁支后来反咬一口,纵然长房与二房选择不同落得如此差别,她也想过世家内“团结”二字。不论旁人如何,如今也算是她尽力能给清河本家指一条路。

崔鹏昉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还是会打周边的州县,打完了,估计就要朝你来了。”

崔季明笑:“我知晓,所以我这不是来清河修城了么。此刻就让我称您为先生罢。先生显然心里也有想法,而我也有计谋。只是消息不够细,形势还不够准。我几日还不会离开清河,您也别再让我火烧连营似的来敲门。此事可商议,后头有更多事要商议。”

桌对面,崔鹏昉两手撑在地图上,缓缓道:“你来的太巧了。当然刚弱冠能有如此才能,是你如今占领河朔的主要理由。但你攻下的城池、出现的时间等等,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长久谋划的。归顺朝廷的事情,你绝不是最近才考虑。你是何人之子或之徒出世的么?有高人指点你?还是你背后有人早早揣着一统的心思?”

崔季明看着话已经说的差不多,清河小房显然是不会再坐以待毙了,她轻笑道:“指点我的高人早已不在。想继承那人几十年的忠魂,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不过是学了些皮毛。您不必多想,路是我一人走出来的。”

她说罢,点头行礼,朝外走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